广东共青团学校战线工作简讯

您现在的位置: 广东共青团 >> 资料中心 >> 信息简报 >> 广东共青团学校战线工作简讯 >> 正文

抓住重点 分层分类 把握节奏 务实推进——全省高校团学改革取得新进展

文章所在栏目:广东共青团学校战线工作简讯 点击数:6374 更新时间:2018/1/23 11:25:00

团省委有序有力推进高校团学改革工作,截至2017年底,全省151所高校中,108所高校已由校党委印发共青团改革方案,121所高校已实现团委单独设置,98所高校的校团委书记已落实学校中层正职待遇,121所高校按在校生人数人均每年不低于20元的标准划拨校级团委日常工作经费,117所高校团委设有独立的学生活动场所。

一、把握改革的“认识论”,设计改革的“路线图”

科学把握改革本质、准确把握改革内在规律,顶层设计全省高校共青团改革的“路线图”。一是多重举措快速传达精神。联合教育厅第一时间转发中央文件,“点对点”送达地市团委和学校党委。团省委书记池志雄同志专门致信高校党委书记,争取党政领导重视与支持团学改革。通过集中宣讲、培训研讨、舆论宣传等多重举措快速传达改革精神,先后邀请了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学校部副部长李骥等领导为高校团委书记培训,分批选派学校部干部、高校团委书记参与团中央举办的改革培训班。二是调研摸底掌握改革实情。按照分层分类的思路,全面摸查我省151所高校共青团的改革基础和工作现状,梳理改革重点难点,为制定改革推进方案提供指引。三是顶层设计改革清单。根据改革方案,结合我省实际,出台了《广东学校共青团、学联学生会改革任务清单》,明确了团省委30条、地市团委20条、高校团委28条的改革任务,制定了各项工作要求和时间节点。发布《广东省学校共青团2017年改革工作督办评价方案及常项工作评价方案》,确定了8项26点督办评价内容,做好我省高校共青团改革的“路线图”。

二、把握改革的“方法论”,描绘改革的“同心圆”

从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上把握和运用改革的“方法论”,重视党政支持、积极发挥高校团委的主体作用,分层做好改革培训。一是积极争取党政支持,合力推进改革。加强团教协作,联合教育厅转发改革文件,开展专项督导。争取教育厅大力支持,着力解决“四缺”问题,推动改革走向深入。推动党建带团建纳入首要督办评价内容,全省119所高校把共青团工作作为检查学校(院系)党建工作重要内容,109所高校落实党政联系团委制度,71所高校明确团委书记为党员的作为高校党委委员候选人,90所高校安排一定党费用于团组织推优、青年教师培训和基层组织建设。二是明确校团委的主体责任,发挥地市的主体作用。明确校团委作为改革的第一责任单位,推动学校团委自觉推进由内向外的改革。目前,全省143所学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团组织,基层组织团干配备、活动经费场地保障等问题取得阶段性进展。发挥地市团委的主体作用,推动地市团委对辖区内高校团委开展常态化监测和督促,推进辖区内高校团委的团学改革。三是分层分类培训,交流推动团学干部掌握改革的方式方法。省级先后举办了8期分门别类的培训,全面涵盖了高校团委书记、二级院系团委书记、专职团干部、主要学生干部,地市团委学校部相关职能人员,培训人数达1600余人次。地市和高校相继开展各类培训,累计开展课程750余门,累计培训团学干部超过8000人次。

三、把握改革的“矛盾论”,用好改革的“指挥棒”

准确理解改革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牵住改革工作“牛鼻子”,推动团学改革重点突破。一是划重点,抓好重点改革领域。着力破解高校共青团改革“四缺”问题。对比改革之前,广州美术学院等原未单独设置团委的32所高校已经单独设置,华南理工大学等34高校计划增加专职团干编制数目,汕头大学等29所高校计划增加团学工作经费,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等18所高校计划增加团学活动场地。二是圈范围,推进重点改革项目。目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8所高校被确定为“第二课堂成绩单”试点单位,目前已有30所院校启动本校特色探索。全省已有95所高校正在实施以团支部为核心的班团一体化建设,确立了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广东石油化学工程学院、韶关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为试点单位,深入探索运行制度及实施路径。同时,在“广东青年之声”平台,创新推出“找帮助+找咨询+找活动”服务栏目,全年合计推动解决青年集中诉求和帮扶案例242例。“i志愿”系统累计发动近100万名师生在系统注册,开展服务活动超过2万项,贡献服务时间超过1100万小时。三是树标杆,分类探索改革模式。每周及时收集发布各高校共青团改革动态,发布团学改革工作简讯,定期印发团学改革工作简报,选树先进典型,介绍特色探索。在“粤高校团委书记”微信群、广东学联官方公众号开设团学改革相关专栏,目前共发布64期,介绍了83所高校的改革动态。团中央学校部在第十五期《团学改革信息简报》中专题介绍我省推进高校共青团改革的经验和做法。

四、把握改革的“实践论”,把牢改革的“方向盘”

自觉按照实践论的观点,推动改革从认识到实践,从再认识到再实践的螺旋式上升,推动团学改革形成机制,并不断走向深入。一是过程督导推进改革的再认识。过程督导关键在于推动工作、掌握事情,方便下一阶段做好工作谋划。团省委、省学联组建5个督导组,分赴20所高校开展现场督导,通过查阅资料、个别访谈、座谈调研、反馈督导等方式,督导改革方案和配套方案出台、重点任务和重点项目落实。督导中,访谈学校领导、专职团干、学生干部、团员青年426人。根据督导现场反馈问题146条,提出意见建议82项,并书面反馈高校党委。二是交叉督导推动改革的再深化。推动开展高校团学改革工作交叉检查和年度考核评价,形成高校团学改革情况评价反馈表,结果反馈同级党委和相关地市团委,推动改革的逐项抓督查、抓落实。通过交叉检查总结年度改革成果,交流改革工作经验。三是常态化督导建立改革的长效机制。推动将高校共青团改革纳入省教育厅开展的秋季开学专项督导,针对8个地市13所高校进行专项督查评价。推动学校联系日制度与督导工作相结合,开展了9期学校联系日活动,建立长效专项督导。以学校联系日的形式对计划出台改革方案的15所高校进行点对点的督导,针对2017年未能出台的20所高校进行单列发函指导,针对校团委还未单独设置的22所高校进行重点督导,针对8所团组织还不够健全的高校,督促其尽快建立和完善团组织。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青春广东新闻
南方plus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
官方微博

广东共青团
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