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交流

您现在的位置: 广东共青团 >> 工作交流 >> 学习交流 >> 正文

【专题】以人为本,把大湾区打造成三地青年的发展共同体

文章所在栏目:学习交流 点击数:6523 更新时间:2018/12/26 12:39:14

文/容冰 李一

10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暨南大学,同部分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学生交流,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将来为社会作出贡献。

“能在暨南园亲眼见到我们的习总书记并与他进行交流,我真的感到十分荣幸和幸福。他关心地询问我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并鼓励我们好好学习。我们还谈到了港珠澳大桥连接的一小时生活圈,我为自己身为一个中国人,为我们的大国工程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来自暨南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的香港学生谢宗余说。

“作为新青年,我们这一代正赶上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港珠澳大桥的开通,‘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祖国各方面的发展越来越强大,我们更应该肩负起中国青年应有的责任,努力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际视野,然后将之传播至五湖四海,做一名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者。”来自暨南大学国际学院金融学的澳门学生叶炜麟说。

港澳青年在内地就学和生活越来越便利

近日,省教育厅厅长景李虎在动员部署全省教育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时指出,要探索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会商机制,深化高校办学、科研合作,积极开展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积极推动以新机制高起点设立大湾区大学,引进港澳知名高校到广东合作办学。

数据显示,目前,在内地高校和科研院所学习的香港学生人数超过15000人,2017-2018学年,参加招收香港学生的内地高校达到90所。这些港澳学生有在内地学习的经历,又了解香港、澳门,这是在内地学习的港澳学子的优势。

以暨南大学为例,据介绍,暨南大学目前有香港学生5000多人,澳门学生2000多人。近两年,每年报考暨南大学的香港学生3000多人,澳门学生1000多人,暨南大学每年录取的香港、澳门学生分别稳定在1000多人、300多人。暨南大学已成为港澳台侨学生赴内地升学的首选。

香港学生就读暨南大学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保送入学,由香港中学校长推荐应届香港全日制高中毕业生,免笔试,经面试择优录取;二是考试入学,参加暨南大学、华侨大学联合招生考试或全国联招,据成绩择优录取;三是免试入学,符合条件的中六生、取得香港副学士学位或取得香港高级文凭的毕业生,可经综合审核后择优录取。

2017年到暨南大学就读会计专业的谢宗余同学,入学之初,学校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内地生活,会先安排他们到四海书院学习一年,通过通识课程、体验课程、社会考察等,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文化以及内地社会状况。

作为内地高校培养港澳台侨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暨南大学在人才培养体系方面,根据港澳台学生与大陆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总体合并培养的基础上,从课程、专业和培养模式等3个方面实施分流培养。比如,为引导港澳台学生熟悉和传承中华文化,量身打造了与内地学生不一样的通识教育课程;根据港澳台地区对专业人才的特殊需求,专门为港澳台学生开设了应用为主的专业;为培养港澳台学生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成立了四海书院,以书院的模式负责港澳台学生第一年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

谈及在内地的生活,谢宗余对日常生活的便捷性深有体会,买东西、叫外卖直接用手机支付,基本不用带现金。如果要回家的话,从广州南坐高铁回香港不到一小时的车程。

港澳青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要把大湾区打造成三地青年的发展共同体,就要以“人”为出发点。

和着力点,便利港澳青年就学、就业、创业、生活。

今年以来,中央有关部门推出了包括向在内地居住半年以上的港澳居民发放居住证、取消港澳居民在内地的就业许可、港澳居民可在内地缴存和使用住房公积金等新政策、新措施;广东为支持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在南沙、前海、横琴建设了孵化器和双创平台;随着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将成为现实。

 打通大湾区青年就业创业的“最后一公里”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一项访问了逾四百名香港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八成人表示愿意在内地工作及发展,大部分人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前景感到乐观,认为内地工作机会较香港多,不抗拒长期在内地工作。

过去香港大学生在校期间一般会做5件事:读书、上庄(加入大学社团组织)、住学生宿舍、拍拖(谈恋爱)和做兼职。现在,学生们多了一项安排:到内地实习。

来自香港的“展翅计划”实习项目成员汤淑英表示,“展翅计划”不仅提升了她的工作能力,更让她真切体会到广东日新月异的发展机遇以及广阔的就业市场。

目前,对于三地青年来说,打通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就业创业的“最后一公里”,是三地青年最实在的需求。

从江门市区出发,走高速驱车近1小时,到达江门市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基地。三名来自香港的青年已在这里度过了19个月,他们每天的工作便是养鱼、种菜。男生罗伟特、梁立锋都是1992年出生,分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女生谭慧敏比他俩大一岁,毕业于香港树仁大学。三人同是香岛中学的同学。三个人的分工很明确,谭慧敏养鱼,罗伟特种菜,“理工男”梁立锋研发、设计水循环系统。

2016年5月,三名香港青年正读大四,需开展社会实践,一位前辈建议他们选择鱼菜共生项目。鉴于香港农业状况,三人便到广东寻找合适的场地。接连跑了几个城市,都被婉拒。后来在江门遇到了转机。江门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不仅免费提供400平方米大棚,还给他们申请了5万元“市长机动资金”,扶持他们创业。

中山大学学者张光南在《港澳青年内地创业》一书中指出,相比老一辈港澳创业者,当代港澳青年具有“四高”特征,普遍具有大学及以上的高学历、从事产业多数具有高科技含量、位于价值链高端、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具有高附加值。

如今,越来越多港澳青年,看好内地、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想到内地寻找创业就业机会。但他们往往面临着文化、就业环境、创业政策、社会公务服务等方面的差别。

今年28岁的刘荣浩是一名金融服务从业者,毕业后曾在香港和内地之间几番辗转,2016年定居深圳,就业并着手创业。

“我在深圳只有一个回乡证,很多事情做不了。”刘荣浩说,比如,他无法购买五险一金,虽然公司为他购买了商业保险,但相对而言还是少了很多福利;仅靠回乡证,无法注册使用移动支付,想买车也没法参与摇号。

现在,刘荣浩每周在香港和内地的时间大约各占一半。有学者提出“大湾区人”的概念,似乎在他身上可以看到端倪。

不过,包括刘荣浩在内,诸多受访港澳人士和学者还指出,除政策层面赋予便利性外,未来要吸引更多港澳人士尤其高端人才北上,内地城市还需要在整体营商环境,以及教育、医疗和养老等配套上再优化,提供同等公共服务。

新时代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时代,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要在大湾区建设中寻找定位、在大湾区创新创业及就业,离不开“9+2”城市为青年发展创造的条件。

“40年前,改革开放在广东起步。今天,‘1小时生活圈’让粤港澳同城化。”广东省政协常委、香港广东青年总会执行主席霍启山认为,这是华南地区的新黄金时代。他建议粤港澳三地继续创造更多有利条件,从生活上消除彼此间的区隔,借助经济融合和社会交流,提升粤港澳民众特别是年轻新世代的身份认同和共融凝聚,让一个宜业、宜商、宜居、宜学、宜游的大湾区蓝图,逐渐从愿景变为现实。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青春广东新闻
南方plus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
官方微博

广东共青团
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