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省委领导讲话

您现在的位置: 广东共青团 >> 资料中心 >> 团省委领导讲话 >> 正文

团省委书记谭君铁在全省“团建创新年”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文章所在栏目:团省委领导讲话 点击数:10355 更新时间:2009/9/24 15:54:03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全面总结全省“团建创新年”活动工作,交流经验,表彰先进,对进一步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全省团的建设和工作进行深入部署刚才,陈东同志作了全省“团建创新年”活动基本情况的总结。这个总结很全面,我完全赞成。6个单位分别从个案和组织两个层面介绍了“团建创新年”的工作经验,对我们很有启发。今天的会议对全省“团建创新年”活动中的工作创造进行了有效的梳理,希望大家能够从这些优秀个案、先进单位的总结里面找到进一步推动工作的路径、方法和启示。今天上午,我们参加了团中央召开的省级团委年中述职总结电视电话会议,通报日前各省(区、市)团委向团中央书记处年中述职的情况,对下半年各级团组织深入推进全团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出席会议并讲话,把团中央书记处自团的十六大后形成的思想共识跟大家充分交流,而且对存在的问题、下来要推动的工作进行了很到位地阐述。我认为只要我们的精神状态跟上去了,把问题找准了,结合团中央、团省委的工作部署,就一定能够推进全团重点工作,推进共青团事业的发展。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第一,要认真总结“团建创新年”活动的经验和不足,增强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团的建设和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总结工作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工作。总的来说,“团建创新年”活动的成效是可圈可点的,主要体现在三个大方面。

第一点成效是“团建创新年”更好地把握了广东团建工作的主攻方向,体现了解放思想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全省共青团工作的要求,突出了通过创新来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重点,坚持了以吸引凝聚青年作为团建创新的导向,设置了重点创新的领域,以指导整个创新活动,收到比较好的成效。这是一个重要的前提。尤其是我们面临着广东如何去创新、往哪方面创新的问题。我们结合解放思想活动,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紧咬住基层组织建设,紧紧围绕着对青年的吸引和凝聚能力等领域进行创新,收到了比较好的成效。

第二点成效是涌现了一大批好的、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典型,为我们全省或者是同类地区、或者是同类层级、或者是同类行业提供了一批操作性比较强的工作机制或者技术模式。这是我们“团建创新年”的一个直接成果。这次全省“团建创新年”活动,我们评出了十大特别创新奖,评选过程是一个艰难取舍的过程。说实在话,大家也应该对十大特别创新奖有一个正确的判断。所谓特别,要么代表一个重要的导向;要么有一定复制的价值,具有普遍性意义。但是很难有绝对的标准。我们既要考虑推广的价值、可学的程度,也要看整个创新个案形成的过程,我们的干部在推动过程中所动员的社会资源,所花费心血的程度,这些因素都考虑进来。所以,评上特别奖的要好好珍惜,不断研究它可复制的范围,最大发挥它的效应。没有评上特别奖的其他创新奖,也要积极在适当范围总结推广。比如,河源市连平县能够借助团市委和驻点干部的合力,建立“新连平、新青年”手机报,利用新媒体、时尚元素增强对青少年的影响,对团县委来说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团县委来说它的可学性、可模仿性可能比龙岗的创新案例更强一些。但是,龙岗团区委通过工作手段、工作载体、工作模式的创新来构建影响服务青少年的全新载体,体现的是走向现代化的城市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一个努力方向,它的含金量是比较高的。这些创新案例确实值得大家好好去琢磨,然后再考虑,在我们工作的地区有没有一些条件相仿或者通过创造条件,可以让创新成果成功移植过来的呢?在这里,要特别肯定的是,河源市努力探索如何落实好“党建带团建”的制度安排,为全市共青团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很有价值,值得各地市借鉴。众所周知,河源市团的工作在不久之前并不突出,条件也不好。谢益明同志虽然在欠发达地区,但人的志气不落后,不断思考,牵住了团建的牛鼻子,从根源上找到切入口,努力形成一种激励各级团干部、也影响各县的党政领导去重视团工作的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团的工作。我觉得河源市通过“党建带团建”的制度具体化、可操作化,激活了团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党委重视、团干部积极主动的氛围。团河源市委把核心问题抓住了,所以带动了整个河源共青团的面貌焕然一新。全省还有哪里敢说比河源更困难更没有条件的?所以说,在团建创新中,抓住关键问题、核心问题,确实可以推动工作上一个大台阶。又比如,团湛江市委率先实行公开述职、民主评优,在带队伍、促工作方面收到了前所未有的成效。一方面,树立了团市委的权威;另一方面,给县区交流创造了空间;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干好干坏一个样、大家申报奖项主要靠写靠编的作风。湛江团市委的经验对怎样带队伍、怎样建立机制很有启发。为什么把河源、湛江选为特别奖,主要是因为它们的经验和做法对市级团委怎么营造一个科学合理的、操作性强的工作机制有一定的启发性。一个是营造个好的环境,一个是怎么把下级带起来,这些案例都值得我们好好去思考、斟酌。

深圳龙岗顺应形势的发展和青少年需求的变化,全面创新工作载体、工作平台,用时尚的元素引导服务青少年。这些探索站在时代的潮头,显示出很大的气魄。深圳市龙岗区团委把青少年电视台建立起来,而且团组织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创作出不少好的作品,充分展示了特区团组织之作为,为全省、全国的团的组织探索、创造了经验。此外,龙岗区在“两新组织”团建方面也堪称全省的典范、全国的典范,现在没有哪个县、市、区的区域能够有胆量讲非公团建百分之百覆盖,龙岗区做到了。这方面的经验要好好挖掘一下,在珠三角地区好好推广。今天,陆昊书记提到广东是一个青年大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两个全体青年”的要求,广东共青团工作最大的问题是对外来务工青年的覆盖。对外来务工青年的覆盖,最基本的是对在企业的、有组织的外来务工青年的覆盖。如果连这些外来务工青年都覆盖不到,那么对在工地的、做体力活的外来务工青年,要靠输出地和输入地组织进行工作的有效对接,难度就更大了。这方面我们接下来也必须要碰,尤其是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外来务工青年高度密集的地区要在这些方面进行有效的探索,争取有较大的突破。

广州市海珠区团委承担政府青少年事务,在引入专业组织、专职社工参与青少年引导和服务方面也取得良好的绩效。所以,我们选龙岗和海珠,是希望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的区级团委能够利用这些典型去提升工作。广州、深圳应该认真总结、整合这两个团区委的工作经验,全面提升中心城市区级团委的工作水平,提升中心城市的整体工作水平,使团的工作跟特区、首善之区、中心城市的地位相适应。广东要拿出全国的标杆,就看广州、深圳。当然,佛山的探索也很有说服力,有的做法甚至走在中心城市之前。我希望珠海和汕头也要有这种志气。珠海在全省特区会议上被定为为社会管理改革的试点,这对团市委来说是不是意味着必须干点什么?比如,在推进青少年专业社工队伍建设方面,向市委、市政府要政策、要资源,既可推动青少年事业上新台阶,又实实在在服务和推动社会管理的改革。汕头既是特区,现在又被定为粤东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特区城市的团组织理应朝着这样的目标发挥作用。

我们推出江门新会团区委整合资源,在全区镇街一级形成“团委+义工服务站+青年中心+信息直通车终端站点”四位一体的工作平台,有效增强基层团组织对青年的吸引和凝聚的典型,是希望珠三角地区的市、县、区在所属乡镇、街道去推广新会的经验。江门在珠三角地区按GDP来排名,排到了第七第八,不算是最发达的。新会在江门排名靠前一些,但在整个珠三角基本处于中等水平。新会能够做得到的,江门能够做得到的,除肇庆条件稍微欠缺一点,珠三角其他七个市都应该做得到。尤其江门有了这个点,怎么在其他的县(市、区)来推广,有很大的工作空间。肇庆团市委从帮助农村青年申请小额贷款入手,组建协会,建立团支部,也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其实,珠三角以及粤东粤西粤北像韶关、湛江、汕头、清远、揭阳等地都具备这样的条件,都可以做。肇庆王良华不仅是筹了一百万,更重要的是他很用心去做,耐心去沟通,实现与银信部门包括邮储银行的有效对接。同时,加强对县镇团干的培训,选准青年典型,这才是最关键的。

佛山团市委在服务和引导青年自组织、网络建团等方面都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从陈新文同志介绍的情况来看,佛山团建创新遍地开花,涉及的领域是比较全面的,收到的成效也是很有说服力的。佛山十个方面的团建创新的经验值得各市好好研读,把一些好的做法、好的经验拿过来,结合地方的实际消化、培育和推广。佛山基础确实很好,区、镇、街一级团的工作力量都比较强,所以我到佛山调研给陈新文出了个题目,现在敢不敢根据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全体青年”的要求设计一套测评工具,作为最终衡量我们团工作总体水平的工具?陈新文在佛山市团代会提出要打造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团组织,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哪里,就应体现在“两个全体青年”。我想广州、深圳也可以选一些区,做做这方面的工作,碰碰这个硬。从“两个全体青年”想到今后我们共青团的评价指标的建立,评价团工作的总体水平就看青年对你这个组织和工作、活动的认同和参与。我想这样的评价才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惠州登山协会建团这个典型非常好,而且通过在协会建立团组织,提升了公信力和影响力,进而建立青年户外活动的联谊中心,基本上市区青年户外活动都在这里联系,真正体现团青组织影响力的扩大。原来我们也想把它列入十大创新奖,但是由于名额限制,但丝毫不影响它的示范性价值。

东莞在推动基层团组织通过民主选举激活团组织活力方面提供了很有说服力的案例,尤其寮步等镇在团市委的统一部署之下,选出一大批在青年中有影响、有活力、有能力的团的基层干部。东莞团组织的基层民主选举做得很扎实,镇团委委员工作制在东莞也已经广泛推行。由此反思,我们的工作总结、归纳、推广、宣传包装做得还不够。其实前几年,惠州、韶关等地一直在开展团的基层民主选举工作。当时很多团县委书记提出镇怎么办,提出这个困惑,我们就说一定要跳出这个圈子,在全镇范围内选青年公认的团委书记。

中山在创新少先队组织和工作机制方面先行先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值得各地好好借鉴。我们不要说中山有钱,我们地方没钱,其实在各地都有一些有条件的学校,起码优质学校可以学。对于这些典型,我们充分考虑它们在区域上的可学性、导向性。华南理工大学通过组织大学生进行科学严谨的社会调查和社会观察,找到一条引领大学生认识国情,认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有效路径。这些案例都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实践,显示出较强的生命力,值得大家去研究、去琢磨,结合实际借鉴推广。这是“团建创新年”活动的第二点收获,确实有一大批好的、典型的创新个案,对推动我们的工作很有启发,很有价值。

第三点成效是锻炼了我们的队伍,提升了我们的士气,为今后以创新来推动团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团建创新年”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全省团干部的创新意识,使大家明晰了抓团建的基本思路,掌握了通过团建创新来抓团建、促工作的基本方法。更为难得的是,随着创新工作的推进、困难的克服和问题的解决,我们的干部队伍也得到了历练,士气得到了提升。一些原来条件不太好的地方的团委书记也可以豪迈的说:事在人为,出路在于敢闯、敢干和善于去干。比如,团河源市委书记谢益明同志每次看到都不一样,底气越来越足。还有湛江的吴国雄、韶关南雄的陈华林等,他们在一些事情突破之后也觉得很有成就感。一些物质条件很不错但是服务群体很庞大的地区的团干部,通过团建创新也可以欣喜地说,创新使团的工作变得更加精彩,让我们感慨自己的能耐还挺大。深圳市龙岗区的杨莉同志、佛山市的陈新文同志都是这样,很多事情可以做,就怕我们不想做。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发现了一大批事业心强、思维敏捷、作风扎实、成绩突出的团委书记,这些干部是我们广东共青团事业实现创新发展的最为宝贵的财富。我们也相信他们通过这些生动的实践和艰苦的探索,一定会为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衷心希望在团建创新里面得到历练的干部一鼓作气,继续通过创新来推动各方面的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我们在肯定成效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不足。我十分赞同刚才陈东同志从五个方面析我们所存在的问题,在这里不再重复。关键是我们要透过这些问题看到产生问题的原因。毫无疑问,产生问题的本质在人,在于我们部分地市团委班子尤其是一把手的认识与行动。我总的感觉“团建创新年”活动在大部分地区还是很热的,成果也比较突出。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地区比较冷,甚至拿不出像样的个案来。本来我们曾经横下一条心,有些地方如果工作不突出、达不到标准,组织奖和优秀创新个案都不给。后来我们在书记办公会、党组会上反复推敲研究,如果一个市连一个优秀创新个案都没有,一个县连一个比较好的组织单位都找不到,确实打击了一大片。因为团的组织不是团市委书记的组织,而是整个地区的团员青年的组织,所以我们从肯定这个地区的全体团员青年的角度和保护基层创新积极性的角度作了一些考虑。说实话,有些市从组织到推动到最后的成果确实令我们感到比较遗憾,这次评选确实还有点照顾的色彩。当然,大家不要对得奖与否看得太重,关键是今后怎么样以创新的精神去推动团的组织和工作,对地方党政领导和团员青年都有个交代,希望大家明白我们的苦心。可能有一些同志会埋怨所处的地方欠发达,没有条件创新。刚才我也讲了包括河源、湛江等地,偏偏是通过机制、体制的创新来改变了这个地方工作的局面。有一些同志虽然不敢怨地方穷,但是怕一些领域真要动起来,连锁性会比较大,工作会挺麻烦,无暇兼顾,所以也拿不出像佛山、龙岗、海珠等地区团干部的热情与坚持,闯不出一条引领和服务青少年的新的有效路径,工作还是停留在老样子。还有一种情况是比较普遍的,一些同志还是热衷于营造出新闻,难以静下心来、沉住气来思考制约当地团组织履行基本职能和提升履行职能的能力与水平的关键点,以及从哪里选择创新的突破口?怎样才能形成运转的机制?我不是反对大家搞轰轰烈烈的活动,轰轰烈烈是需要的。问题是轰轰烈烈之后有没有惠及你的下级组织和形成机制,能够给较大的青少年群体带来实惠?这点陆昊同志也阐述了,不是反对搞活动,关键是你的活动、你的工作有没有价值。当然,我们很客观的看到,我们的创新活动存在着不足,作为总的组织者,团省委有关部门应该好好总结,比如对这次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控制和管理是不是到位、对创新优秀个案的挖掘和总结工作做的是不是够细致、对活动的宣传、推动的力度是不是足够、包括各个团市委作为中间层的组织者也应该好好去总结、思考和提升。

在这里,我为什么还要强调增强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团的建设和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呢?这是因为我们作为为党做青年群众工作的共青团干部,必须清醒的看到,当今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日新月异,思想文化激荡交流。当代的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包括青年在内的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提高和丰富的同时,社会分层也日益明显,利益格局更加多元,人们的社会心理也更加复杂。尤其是处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社会转型的趋势也尤为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其思想观念都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深刻反应和适应社会物质领域的变化。担负着重要政治职责和社会职责的共青团组织,处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必须从工作思路到工作部署,从组织方式、动员方式到工作内容,都要努力冲破不合时宜的旧观念、旧模式、旧体制的束缚,用创新去解决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课题。我觉得这是一名共青团的干部,尤其是广东共青团的干部必须具备的政治清醒和政治责任。而且,我们要知道,一直以来广东的共青团干部都秉承了敢为人先、锐意创新的优良传统和品质,积极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工作对象的变化,努力探索共青团工作的新思路、新机制和新方法,推动了团的事业和建设的不断发展,为广东的共青团和青年群体争得了荣誉。回顾过去,广东共青团在全国率先颁发团员证,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和后期率先开展志愿者服务,到九十年代率先探索新经济组织建团,开展大家乐舞台和青年文化广场活动,推进进城务工青年发展计划等等,为当时全团所瞩目。进入新世纪,广东共青团人也没有停止创新的步伐,推动希望工程和志愿者服务事业的创新发展,激活团内民主,提升组织活力,探索引导共青团有效引导和服务青年自组织的有效途径,借助互联网等现代化手段增强对青少年的吸引和凝聚等等。可以说,广东共青团的荣誉和光荣都是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广东共青团干部的开拓和创新来造就的。但,这些都只能代表过去,只能作为我们今天工作的鞭策,驱使我们奋力前行。省委书记汪洋同志提出,要把广东共青团组织建设成为生动活泼的青年群众性组织,把共青团建设成为引领青年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阵地。这个历史任务落在了我们身上,我们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团的建设与工作,否则既难以完成党交给我们的任务,辜负了青年的期待,同时在全国各地都着力出新招出实招来推动团的建设和工作的情形下,我们也很容易落后于人,不要说当排头兵,到时候就怕后无追兵。这样的话,我们会辜负前人,愧对后者。

当前,全省上下把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作为头等大事。《纲要》赋予了广东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重大历史使命。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把广东共青团工作放到贯彻落实《纲要》的大局去思考、去谋划,做到有新作为,需要我们在座的同志要有更加敏锐的目光、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灵活的思维,来判断分析《纲要》全面实施给共青团和青年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以改革创新、奋发有为的精神把广东共青团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二,要围绕“两个全体青年”的目标深入开展团建创新活动,不断提升团组织履行基本职责的能力和水平。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也是永无止境。全省“团建创新年”活动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不意味着创新活动的终结。相反,我们希望各级团组织围绕“两个全体青年”的最终目标把创新作为一种思考和工作的常态,选准重点的领域,设计好工作方案,努力推动工作方案的落实。通过开展有效组织、上下联动的创新活动,不断提高我们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提高团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下面就分四点讲,一是要以创新来强化组织青年的能力,第二是要以创新来强化引导青年的能力,第三是要以创新来提升服务青年的能力,第四是要以创新来不断完善青少年的维权机制。今天上午,陆昊同志对全团整个下半年工作,围绕组织青年能力、引导青年能力、服务青年能力和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能力四个方面作了全面阐述,在这里我不展开讲了。希望我们大家紧紧围绕这几个方面能力的提升,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方法、创新之后所创造的载体来把工作更加扎实的去推动和落实。

在这里,我特别要强调组织建设。我们要思考如何在党建带团建的总原则之下科学设计工作的内容,发挥团组织在其中的主观能动性和推动的作用,把党建带团建真正变成一个运作得比较好,同时对下级党委、对各级团组织带来工作压力和动力的可操作的机制。这是做好组织工作的最为重要的基础。现在,省委、各市党委出台很多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文件和政策,包括远程教育和大学生村官等等,怎么把这些成果和团的工作结合起来,跟培养农村青年人才有效的连接起来,创造性地去推动这项工作,让党建带团建的原则充分发挥效用,成为我们真正开展团的工作的有力的法宝,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然后,我们要重点去攻克两点。一是镇一级的工作力量怎么破解的问题。我想给大家一个不算很重要的任务,就要求是每一个市在每一个县里面选一个镇和一个街道去推动试行镇街的青年工作委员会的工作机制,为下一步全面解决镇街共青团的工作力量,实现广东共青团基层工作的桥头堡真正推到镇街这一级打下好的基础。我认为这项工作在广州、深圳、东莞包括佛山应该没有太大问题,其他的市也希望按照这个要求,一个县选一个街道、一个乡镇来推行。如果已经试行的,能够跟组织部门有效沟通,那么在全部的乡镇来推行,我们会大力支持。作为市一级团委,要帮助团县委选好点,同时积极与县分管领导进行有效沟通,确保工作能取得实效。这项工作可以跟试点工作、驻点工作结合起来。

第二就是希望广东在覆盖和影响外来务工青年这一块,要体现广东的承担精神。我希望各市尤其是珠三角各市要大力推动两新组织建团工作,要在现有的基础上使非公团建的覆盖大幅度提升。陆昊同志提到我们要争取达到百分之六七十,我在这里不瞎给你们下任务,希望各市回去摸摸底,通过近半年的努力在原来的基础上把覆盖提高到百分之二、三十,百分之二十算及格,百分之三十算良好,百分之四十以上算优秀。这项任务作为一个硬仗来打。否则,全国的外出务工青年有相当大的比例在广东,我们的团组织影响覆盖不了,是很难向团中央交代的。现在输出地团委也有积极性,希望相关地市要积极主动一点,尤其不能拒人于门外,人家很热情来联系,我们理应以积极主动的态度与他们对接,共同共建统筹机制。我们省内的粤东西北地区也要结合双转移,输出地和输入地好好地去研究、破解这个问题,扩大对流动青年的覆盖。我希望大家把这项工作作为今年下半年组织工作的一项硬任务,好好研究落实。

基层组织工作还有两点。驻点工作我在这里不再强调了,希望大家按照团中央团省委的要求,结合各个团市委的情况优化管理,驻点工作省里还有最后一期,希望大家坚持把它做好。同时还要抓好珠三角和东西北地区团干部交流互挂工作。试点工作的任务量比较大,有四十多个点,分布在十多个市。我们希望有试点任务的市认真对待,所谓团中央的点、团省委的点最终也是你们的点,我们希望大家以主人翁的态度去抓试点,从中好好去总结经验,摸索技术路径,把工作做扎实。

引导青年的工作,我希望大家紧紧围绕着团中央引导青年试点工作会议精神,有试点工作任务的把试点工作任务不折不扣的去做,没有试点工作任务的,我希望每个市也要结合实际,参照省里的做法,探索引导青年的实现路径,努力提升引导青年的成效。

服务青年的工作,关键是抓好青年创业就业工作。原来分管这方面工作的白涛副书记刚刚调离了,在这里顺便通告一下,宣传部的工作由陈东书记来代管,志愿者的工作由颖如书记代管,城市青年工作部的工作由小锋书记代管。因此,目前服务青年创业就业工作由小锋书记牵头。当然三个书记都涉及到,因为农村这块陈东书记在协调,学校颖如在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小锋负责,所以希望按照五大领域、五大项工作,大家有思考、有创造地把工作推动起来。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作为三年计划,到了这个阶段怎么去推进?希望大家按照上午团中央会议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与见习青年的联系和对见习过程的管理,同时注重与有关政策衔接好,让基地所在的企业更加有积极性,让这些岗位对青年更加有吸引力,让参加见习的青年对团组织有归属感,更重要的是让见习这段经历给参与的青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能够达到这几个目标,我们的基地建设才能彰显出生命力和价值,否则的话可能也就这个样子了。所以呢,我希望我们的见习基地从“建设阶段”全面转入管理阶段,希望通过我们的“精耕细作”树立一批比较规范的见习基地,使之真正成为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重要平台。

维权的工作在这里不展开讲,就按照“三结合,一个机制”的思路来干。尤其是怎么把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这个机制运作的路径探索得更加扎实一些。下半年的工作应该说是非常繁重的,除了年初部署的两大重点工作任务,还有两大试点工作,希望大家认真按照团中央、团省委的要求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好。

第三,加强团干部队伍的建设,为全省共青团事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保障。

团干部是开展共青团工作的骨干力量,团的四项基本职能的实现,各项重点工作的推进,关键在于团干部。对团干部队伍建设,我代表团省委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要加强学习,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在座的各位是团省委的委员,是全省共青团工作的骨干,全省团的工作做得怎么样其实就看在座各位。大家要明白创新的源泉在于我们掌握新的理论、新的技术、新的方法。不学习,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大家作为团干部一定要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深刻的认识,尤其要结合广东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来找准团工作的侧重点,让我们的创新、我们的工作更加符合党的要求、青年的诉求,把工作做得更有效。

二是要强化责任。作为团的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团市委书记,必须认清所处的位置和所承担的职责,树立强烈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把工作激情、科学精神和务实工作作风结合在一起,真正把工作精力放在工作上,在全身心的投入中提高做好工作的能力。这方面陆昊同志也强调了很多,希望我们广东的团干部回去认真贯彻团中央团省委的工作要求,全省的团工作就靠二十一个团市委来推进。因为管理幅度较大,一个省抓一百二十多个县,全面铺开去不太现实,所以还是要靠团市委书记、团市委班子去用力,才能够达到目标。希望这一点,各个团市委一定要同团中央团省委保持紧密的联系,实现组织的目标。

三是要锤炼作风。团的建设与工作不是无源之水、空中楼阁,只能在工作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要在实践中推动创新、实现发展,更要考验每个团干的智慧和责任、韧性与作风。我希望各个团市委书记都好好研究查找自己工作作风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和哪些薄弱的环节,通过实实在在转变来带动下级作风的转变,推动我们各项工作的落实。这方面明天团市委书记述职工作会议要求大家重点汇报,希望大家交流进一步强化工作作风的意识。总的来说,团的干部确实要有一种紧迫感、危机感,否则日子过得很快,在这个岗位上啥都学不到,一转出去好像这几年在团的岗位上浪费了光阴。团的工作领域确实很宽,能锻炼人,但是正如陆昊同志常说的“不必然”,有耕耘才会有收获。希望在我们的坚持和努力下,在遇到问题不退让不回避的过程中锻炼我们的能力,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好的基础。

同志们,继续解放思想,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团的各项建设和工作,事关广东共青团事业的长远发展。希望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认真总结提升推广全省“团建创新年”活动的经验和做法,深入持久地推进团建创新工作,为广东团的建设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广东共青团工作再上新台阶,创造新辉煌!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青春广东新闻
南方plus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
官方微博

广东共青团
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