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交流

您现在的位置: 广东共青团 >> 工作交流 >> 学习交流 >> 正文

【理论探索】网络新兴青年群体成长现状及共青团引导工作

文章所在栏目:学习交流 点击数:6707 更新时间:2018/10/22 10:36:15

文/姜镇东

新兴青年群体是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加速转型而出现的新生青年社会力量,包括青年农民工、“北漂”“蚁族”、网络意见领袖、网络作家、网络媒体从业青年、流浪艺人等。其中,网络意见领袖、网络作家和网络媒体从业青年等是具有鲜明网络化特征的群体,由于与互联网技术、载体等要素的深度融合,这一群体具有不同寻常的辐射力、传播力和号召力,有可能成为影响社会治理和国家安全的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新形势下,深入研究网络新兴青年群体的结构、特征、诉求和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和引导工作,使之成为推动实现我国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积极力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网络新兴青年群体成长现状

网络新兴青年群体的出现、成长和发展是经济社会结构深层次调整的产物,与信息化、网络化的技术变革息息相关,互联网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迁和国家政策的变化都会对网络新兴青年群体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技术演变视角来看,网络新兴青年群体是我国互联网技术发展与变迁的产物,随着智能手机的大众化和无线网络服务的逐步普及,给青少年的思想表达方式和日常生活方式方面带来巨大影响。互联网技术的易接触、易上手等基础特性,在这一社会背景下表现得更为显著。网络新兴青年群体不像传统领域青年那样具有固定的工作单位并参与系统的组织活动,有其相对独立的分布状况和生存状态,呈现出思想解放、视野开阔、流动性大、追求洒脱自由生活方式等特征。以三类代表性网络新兴青年群体为例:

网络意见领袖:网络意见领袖是一种以功能而非职业来进行界定的群体,是社会网络信息必然通过人际传播基本规律的时代体现。中国人民大学“青年群体网络意见领袖调研项目”认为,截至2017年,我国青年群体中的网络意见领袖大约为13.84万个ID。其中,粉丝数在500万以上的“核心级”网络意见领袖有1358个,网络背后主体以媒体人、学者、作家和律师等人群为主。这些网络意见领袖中60后、70后和80后三个年龄阶段占80%以上,其中70后和80后“网络移民”群体最活跃,而90后“网络原住民”群体还暂未登上舞台。网络意见领袖主体的平均年龄约为41.3岁,地域分布集中在北上广深和港澳台地区,其中北京的网络意见领袖比重超过半数,约为7.93万个ID,他们主要关注时事政治类热点事件。

网络作家群体:总体上看,网络作家群体的市场化程度在逐步提升,职业化特征日益明显。从网络作家的覆盖状况看,截至2017年12月,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已经达到3.53亿,较2016年底增加1936万,占网民总体的46.9%,其中手机网络文学用户的规模为3.27亿,较2016年底增加2291万,占手机网民的45.1%。目前网络文学市场已形成较清晰的市场格局,以不同形式在网络上发表过作品的人数高达2000万,但真正获得经济收入的只有不到10万人,其中能够保持职业或半职业写作状态的人数在3万-4万人左右。由此推断出,多数网络作家是业余作者,这一行业准入门槛低,成名获利的机会极少。对一般的网络作家来说,低廉的经济报酬,艰苦、非组织化的写作条件,使很多网络作家不仅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而且精神上也感到空虚和迷茫。有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网络文学作家的总体思想状况并不理想,群体认同感、社会责任感较低,甚至出现仇视社会的情绪。

网络媒体从业青年群体:网络媒体从业青年群体的职业化程度相对较高,但群体身份的认同度偏低。2017年《中国网络新闻从业者生存状况调查》课题组的一项全国性问卷调查表明,当时从事网络新闻工作的人数超过300万,以青年为主,平均年龄在28.3周岁,30周岁以下的从业者超过七成;性别上以女性为主,为57.1%;岗位上以内容编辑为最多;身份和行为特点上,推崇多元化教育、自主意识强、流动性大、职业属性复杂。另一项“全国网络媒体从业青年群体研究”的调研则发现,18-35周岁的网络媒体从业青年,在观念、行为等方面存在一些现实问题。一是普遍对本单位的组织文化认同度较高,但因生存压力过大,对生存现状不满。二是网络媒体从业青年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但普遍缺乏身份认同。三是对加强网络治理与监管普遍认同度较高,希望形成“依法治网”的格局。四是多数从业者具有一定的“新闻职业素养”,但“政治意识”较为淡薄。该群体在整体上的职业化程度不高,负责任的内容生产主要是依靠组织文化规约、从业个体自律等。

网络新兴青年群体对其他青少年群体的影响

在互联网日益普及并逐步重塑各种社会关系的背景下,网络新兴青年群体作为一种独立的思想意识传播力量,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在正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首先,网络新兴青年群体在完善青少年思想认知方面起到了“自然补位”的作用。随着各种网络互动社交平台的蓬勃发展,网络新兴青年群体成为网络上最直接、最频繁、最深刻影响青少年思想认识的主体,一定程度上代替了原本应该由家长和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其次,网络新兴青年群体的观点对青少年“三观”的形成有不容忽视的导向作用。由于本身具有比家长和教师更为现实和强大的影响力,网络新兴青年群体可以通过网络,较为顺畅地将自身的观点灌输给尚处于缺乏理性判断能力的广大青少年,直接影响他们思想认识的形成。

最后,网络新兴青年群体对青少年的整体性行为起到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依托网络,个别网络意见领袖、网络作家、网络媒体从业青年可以快捷地对某个事件发表公开意见,并通过网络快速发酵,可以对本来就持有类似观点的青年群体进行高效聚集,在短时间内就能形成群体性意见表达,甚至可以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突发性群体事件。这种能力可以成为社会治理的积极力量,但也有可能发展为导致社会不安定的负面因素。

共青团在开展网络新兴青年群体工作中面临的挑战

网络新兴青年群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历史背景下特殊的新兴社会中坚力量,在整个社会中分布广泛,共青团要做好这部分青年的工作,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

一是从舆情监控转向舆情预判。自1994年国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器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以来,我国已经先后制定了多个旨在规范互联网服务、内容、表达、行为的法律法规,初步建立了一整套调整网络空间行为的法律法范体系。但是这些法律规定实际上还是把互联网等同于传统媒体,特别是在操作当中,仍然像对待传统媒体一样对待互联网。在某些方面,对网络信息传播的监管和限制,甚至超过了对传统媒体的管控力度。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社会矛盾凸显,加上信息不对称和敌对势力的干扰破坏,使得网民很容易对重大事件及意识形态问题产生误解误读。对待这种误解误读或者网络上的误导,只靠审查、删帖等传统方式是治标不治本,而且在实践中往往还会出现“禁果效应”,不能实现对舆论的有效防控。在网络舆论的防控工作中,包括网络新兴青年群体在内的网络意见人士对舆论的不当影响是一个重要因素,但究其根本,有具体的形成原因。比如,个人利益受损、炒作心理作祟以及受特殊利益群体控制等。失范的诱因是复杂多元的,这就决定了控制与治理的手段不能是单一的舆论控制,而应该具体了解每个群体乃至一些个体的个性,通过其行为特征探索解决途径。

二是从单一被动应对转向积极主动引导。对网络意见人士来讲,普遍知识水平、受教育程度较高,同时思维活跃、善于表达、影响力广泛。他们是多元信息的第一时间接触者,具有对重大事件进行及时解读与分析的能力。在实践中,如果新媒体从业人员与网络意见人士通过网络经营与网络发声进行有效配合,就很容易左右互联网议题甚至影响意识形态领域,在引导网络关注热点、网络舆论导向等方面具有很大影响力和话语权。网络意见人士的灵活性,给思想引导工作带来巨大挑战,使思想政治工作整体上趋于被动应对状态,往往是重大舆论出现后,才会匆忙采取补救措施,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舆论传播是迅速的,补救措施很难及时有效地抢占网络舆论高地;另一方面,这种事后的匆忙补救也有损相关部门的形象。近年来我们看到,“重救轻防,事后补防”的现象依然是网络管理举措的主流,官方有时甚至会动用“紧急状态”的方法来管理互联网。出现这种结果,主要是因为一些部门对互联网传播手段还不熟悉,对网络意见人士的管理并没什么成熟的模式可以借鉴,有些管理者因怕在管理中成为众矢之的而不敢采取行动,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逃避现象。总体来看,面对网络意见人士的这种灵活性,我们的管理方显得极不适应,特别是传统的“先封堵再调查公布”的做法,已经不能在信息传播迅速的今天起到应有的舆论引导作用了。

三是从固定工作对象转向多元工作对象。网络的平等性、开放性和包容性使得网络人士的构成极为复杂,任何网民都有机会成为网络大V。如媒体记者、媒体编辑、论坛版主、管理人员、娱乐明星、商人、学者、作家、时评员、知名网友等。媒体人已经成为最具主动性、最有转发带动和影响力的群体。企业家成为第二阶梯的信息传播者,如潘石屹、周鸿祎等。作家学者由于其自身知识的丰富性以及专业的通达性,与各领域均有较好的互动。娱乐明星由于粉丝经济效益强大,虽然总量很大,但实际上与其他领域互动是较少的。未来3-5年时间内,意见领袖群体的影响力将持续增强,经济属性强的企业家、信息敏感度高的媒体人等,将持续占据活跃群体的核心位置。

推进共青团开展网络新兴青年群体工作的建议

共青团是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积极主动地谋划开展网上青年工作,加强对包括网络新兴青年群体在内的各领域青年的思想引领,各级团组织责无旁贷。针对总量巨大、情况复杂的网络新兴青年群体开展工作,不能只把网络新兴青年群体当作管理对象,而是要立足于使其成为参与制定网络治理和社会治理政策的一员,有力有序地参与到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这反映出管理思路上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治理的重要转变。

一是建立与网络新兴青年群体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共青团的信息传播除了在政务服务窗口开通新媒体服务平台外,还可以考虑建立更多的能够与网民实时沟通的传播窗口,加强与普通网民的沟通与联系,增强共青团的公信力。在沟通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注重平等对话、求同存异,切忌居高临下地对网络新兴青年群体下达行政性指令,对他们的积极建言,应当及时给予鼓励,做到体谅包容、充分理解。只有这样,共青团才能听到他们的真实声音,才能建立稳定、有效的沟通渠道,不断提升对这一群体的影响力。

二是鼓励和引导网络新兴青年群体有序参政议政。充分提供线上互动、线下沟通的平台,鼓励网络新兴青年群体参政议政。一方面,主动邀请关注此领域问题的网络新兴青年群体参加座谈会、听证会等,通报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适时提供广泛的调研平台,引导他们有针对性地去看、去听,在理性分析和观点比较中自己得出令他们信服的结论。这样做既可以发挥他们归纳能力强的优势,有利于对热点事件进行有理有据的梳理和评判,同时也能引导他们更好地服务于网络舆论引导大方向,提高这一青年群体对社会的贡献度。

三是借助相关力量加强身份和档案管理。会同有关管理部门制定工作计划,有针对性地做好网络意见领袖、网络作家和网络媒体从业青年的识别和认证工作,做到身份随人走、线上线下相统一。鉴于网络身份的变动性和随机性,要注意借助网络技术,及时更新有关人员的身份变动信息,对工作对象的每个网络角色都要建立明确的标识并即时更新档案。可以考虑建立一套工作机制,调动各级团组织参与登记网络新兴青年群体的信息,主动联系、沟通,形成工作常态。

四是推动成立网络新兴青年群体实体组织。网络新兴青年群体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他们网上的讨论内容与自己的兴趣密切相关,极易形成内部的圈子文化,具有较强的向心力与社群稳定性。因此,应当高度重视网络新兴青年群体实体组织的建设,积极推动建立各类专业协会,加强行业自治和行业规范,鼓励开展有良好旨趣的线上线下团体活动和社团活动。共青团可以对其线上线下活动提供支持,把团工作融入到各个团体中,影响他们的社群文化。

(作者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青春广东新闻
南方plus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
官方微博

广东共青团
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