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团要讯

您现在的位置: 广东共青团 >> 资料中心 >> 信息简报 >> 粤团要讯 >> 正文

广州超额完成“两新”组织团建任务

文章所在栏目:粤团要讯 点击数:10191 更新时间:2011/10/26 17:10:03

截至10月8日,广州市2011年新建非公团组织2743家,其中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新建团数分别为2429家和314家,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1.5%和314%,成为我省首个提前完成非公团建两项工作全年目标任务的地级市。现将主要做法介绍如下: 

一、强化“两新”组织团建推进力度

(一)加强组织领导,发挥“党建带团建”作用。积极争取市委组织部的支持,联合下发《关于深化“党建带团建”全面推进广州市镇街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和“两新”组织团建工作的通知》,组织召开“两新”组织团建工作动员会、座谈会、现场推进会、工作联席会、经验交流会等10多场工作会议,借助党建推动团建工作。

(二)抓好两支队伍,充实基层团建工作力量。以团市委为“总部”,以各区(市)团委、乡镇(街道)团组织为“门店”,构建“两新”组织管理体系。选聘团市委机关干部、直属团组织负责人、优秀青年企业家、青联委员等196人成立广州“两新”组织团建指导员队伍,分别挂点联系街道、乡镇的团组织。从高校选拔200多名优秀团干和学生骨干组建团建指导员助理队伍,协助开展“两新”组织团建工作。

(三)整合社会资源,强化督查工作力度。整合公安、民政、人社、工商、地税、国税、工商联等直属团组织及部分二级团组织的社会资源,构建“两新”团建督查工作组,出台《关于加强团市委机关干部挂点联系镇街“两新”组织团建和各项重点工作的通知》,建立机关干部“两新”组织团建联系点制度,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编印每周一期的《工作简报》和每月一期的《工作督办通报》,建立自下而上的定期上报、跟踪反馈和督查通报制度。

二、以组织化工作思路凝聚“两新”团组织

(一)发挥国有企业的带动作用。以产业链为导向,依托行业协会、商会开展建团工作,着力发挥龙头企业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影响力和辐射带动作用;以资金链为纽带,带动本企业劳务派遣单位、业务往来的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团组织,实现以“资金链+产业链”带动“组织链”的健全和发展。

(二)发挥属地管理的交流作用。以全市产业集聚的经济开发区、高新科技园区、工业园区为重点,加大团工委的建设力度,以园区建团、楼宇建团、片区建团、集市建团为主要表现形式,形成依托属地管理为导向的非公企业团建工作的组织格局。发挥镇街团工委的统筹作用,广泛开展青年文明号、青安岗、青年岗位能手等传统青字号品牌工作、活动,引导企业之间、青年之间的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交流。

(三)发挥自组织的自运转作用。成立广州市“两新”团组织青年协会,吸纳各区(市)、工商、公安、税务、卫生监督等团委、“两新”团组织示范点负责人参与,实现协会的自转动、自我完善和修复。成立广州“两新”团组织青年协会摄影家分会、青年作家分会、青工“五小”分会等青年组织,建立青年志愿者服务站、服务队、义工小组等志愿服务组织,在青年群体中建立QQ群、俱乐部、协会、联谊会等沟通平台,逐步实现团组织的有效覆盖。

三、植入优势资源平台活跃“两新”团组织

(一)构建项目资源的植入平台。进一步完善团建机制,建立考评专家库和“两新”团建帮扶项目库,以模板化操作规范项目库运行。筹集“两新”团建专项资金100多万,通过“上级争取一点,团建配套一点,企业补充一点”的方式配套项目经费。集中培训项目资源,定期组织重点帮扶项目所在“两新”团组织培训,有序推进团建项目,实现新建“两新”团组织的全面活跃。

(二)构建人力资源的植入平台。发挥广州市青联、青企协作用,利用各直属团组织的社会资源,收集“两新”组织名单和相关资料信息,摸查与职能部门工作有对接、业务有来往的非公企业中有建团意向的企业,加快“两新”组织的建团步伐。实现团建指导员与“两新”团组织的有效对接,成立广州“两新”团组织“青年导师团”,邀请知名专家、学者、青年企业家等担任青年导师,依托活动、沙龙、辅导、座谈会等载体搭建整合社会资源的工作平台。

(三)构建阵地资源的植入平台。开设广州“两新”团组织专题网站,以QQ群、微博为载体,打造网络交流阵地,及时反映工作动态,展示工作成果。组织汇编《两新组织团建工作手册》,汇总一批示范性强、青年喜欢、企业欢迎、可供复制的典型活动案例,建立起基层团组织共享“两新”组织建团和团建工作经验的机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将企业的文化、体育活动阵地、设施共享,为青年提供更多的交流互动平台。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青春广东新闻
南方plus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
官方微博

广东共青团
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