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2006年大中专学生志愿者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及 申报全省表彰工作的通知(预发) 各地级以上市团委、各高等学校团委: 今年团省委联合有关单位,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突出学习实践荣辱观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题,在全省大中专学校深入开展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有力服务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为鼓励先进,促进活动的深入发展,团省委等单位要求各单位对活动进行认真总结,并对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奖项设置及评选条件 今年全省表彰项目共四类:广东省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奖;广东省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奖;广东省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奖;广东省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奖。 广东省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奖表彰在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学校(或高校的院系)。评选条件是:根据全省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工作,深入实施“百校千村”计划,积极组织重点团队,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抓落实;工作紧扣主题,结合地方需求和学生成长需要设计开展活动,活动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广泛发动学生参与活动;注重活动机制建设和创新的高校、院系和地级以上市的中等学校。 广东省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奖表彰在活动的动员、组织、宣传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市(县、区)。评选条件是:根据全省统一部署,结合地方需求和学生特点开展活动,活动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成效明显;主动配合做好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队伍的服务接待工作,积极为活动的开展提供各种便利条件;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和当地群众支持活动的开展;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广东省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奖表彰在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大中专学校“三下乡”服务团队。评选条件是: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开展活动,重点突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效果显著;服务队(团)机构健全,管理规范,开展服务有一段时间;服务团成员体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团结奉献的精神(申报团队应在申报百支重点团队之列)。 广东省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奖表彰积极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勇于实践锻炼,在活动中表现突出,受到广大群众好评的大中专学生;认真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圆满完成任务的指导老师,以及大力支持、主动配合服务队的活动,做好各种服务工作的地方党政干部。 二、申报名额 先进单位奖:各高校限报1个名额,各地级以上市限报1所中等学校。 优秀组织奖:各地级以上市限报1个名额。 优秀团队奖:各高校限报1支团队,各地级以上市限报1支中等学校组织的团队。 先进个人奖:1万人以下的高校限报 个名额(其中老师名额不超过 个),1万至2万人的高校限报 个名额(其中老师名额不超过 个),2万至3万人的高校限报 个名额(其中老师名额不超过 个),3万人以上高校限报 个名额(其中老师名额不超过 个,学校人数指在校全日制学生)。各地级以上市限报 个名额(其中老师及干部名额不超过 个),副省级市可报 个名额(其中老师及干部名额不超过 个)。 有关名额请见今日正式文件。 三、申报工作要求 各地、各高校自选申报表彰项目,填写《申报广东省表彰一览表》(见附件1),同时申报如下相关材料。 先进单位申报材料包括:工作总结(1份)及活动期间编发的简报,在媒体上发表的活动报道等图文材料。优秀组织奖申报材料包括:工作总结(1份)及其它图文材料。申报“三下乡”全省先进单位同时也申报“三下乡”全国先进单位的学校,不用重复提供以上资料。 优秀组织奖申报材料包括:工作总结(一份)及其它图文材料。 优秀团队申报材料包括:填报优秀团队奖表彰申报表及相关材料(见附件2)。 先进个人申报材料包括:先进个人奖表彰申报表(见附件3)。 此外,各地各高校要认真总结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探索新形式、新思路,推动“三下乡”活动广泛、深入、持久、健康地开展下去。为做好全省活动的总结工作,请各地各高校认真填报活动情况统计表(见附件4)。 活动总结和表彰材料,请各学校团委、地级以上市团委学校部于 附:1、申报广东省表彰一览表 2、广东省优秀团队申报表 3、广东省先进个人奖表彰申报表 4、活动情况统计表 团省委学校部 附件1: 学校(市)“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申报广东省表彰一览表
注:本表由高校团委或团市委学校部填写并盖章。 附件2: 2006年“三下乡”活动广东省优秀团队奖 表彰申报表
附件3: 2006年“三下乡”活动广东省 先进个人奖表彰申报表
注:1、活动(工作)总结由个人填写,控制在500字左右; 2、申报先进个人的老师不用填写“年级专业”项。 附件4: 活动情况统计表(一) 填报单位:
活动情况统计表(二) 填报单位:
(本表统计时间:2005.9——2006.8) |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寺贝通津一号大院
邮编:510080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 版权所有 2020-2021
粤ICP备06082245号
广州市网站安全备案信息备案编号:4401040100003
技术支持:广州动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