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以来,按照团省委统一工作部署,东莞团市委联合市财政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商务局等部门,共同实施东莞新生代产业工人“圆梦计划”,每年资助约2000名在莞务工青年就读大学。东莞市“圆梦 计划”实施十年以来,共录取18656人,学员数占全省20.5%;东莞市镇财政共投入3796.1万元,省财政资助3134.4万元,切实帮助东莞产业工人提升学历,拓宽职业发展空间,并为东莞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储备。
一、取得的成效
(一) 有力助推了本地产业升级。2010年,东莞团市委积极参与“圆梦计划•北大100”项目,入选学员数占全省四分之一;2011年,东莞团市委主动承接“圆梦计划”省级试点,录取学员数占全省31. 3%;2012年“圆梦计划”在全省推广以来,东莞市承接起全省地级市中最重的任务(每年2000 人,占全省五分之一),并由财政足额配套资助资金,成为该项目在全省实施的排头兵。截至2020年6月,东莞市“圆梦计划”共录取18656人,实报到18620人,学员数占全省20. 5%;市镇按5: 5比例分担,共资助3796.1万元,省财政资助3134. 4万元,让每名学员实现“一天一块钱”,轻松读大学,为东莞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储备。
(二)探索创新了工作方法路径。东莞市坚持立足基层实际,大胆探索实践,2011年成立新生代产业工人圆梦计划联席会议,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推动试点任务落实,这一制度创新卓有成效,得到全省推广。东莞市还开发了全省地市中唯一的“圆梦计划”网上资助申请系统,搭建高效网上服务平台,每年使用该系统报名并通过审核的人数均超 5000人,先于其他城市主要通过成人高考选拔学员。根据实际情况,东莞先后探索了线下集中面授、线上直播授课等形式,保证了学习效果,2014年以来学员毕业率均超96%。
(三)切实做到了为企业“栓心留人”。“圆梦计划”启动以来,深受东莞广大新生代产业工人欢迎,近三年每年报名人数均超8000人,录取比例超“4:1”。已录取“圆梦计划”学员中,受益企业高达7058家,大面积覆盖全市大型电子制造企业、劳动密集型工厂及部分中小型企业。学员入学年龄集中于22至31岁(占比74. 6%),入学时一线普通员工占比达96.3%。十年来,“圆梦计划”增进了产业工人对东莞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归属,也增强了东莞对全国各地优秀青年技能人才的吸引力。据东莞团市委抽样调查发现,企业普遍鼓励和支持员工报考“圆梦计划”,99%以上学员满意“圆梦计划”的各项安排,85.2%的毕业学员仍在东莞工作,96.6%的学员表示会推荐身边工友和亲朋好友报读“圆梦计划”。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将“圆梦计划”主动融入中心工作。借助“圆梦计划”列入《东莞市青年发展规划(2020—2025 年)》这一有利契机,一方面,主动与东莞市中心工作相对接,将“圆梦计划”纳入全市公益广告规划,将其作为东莞“数字政府”建设中服务民生的一项内容,将其培养成果列入百万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成效评估内容,推选优秀学员列席“两会”,参加“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进一步提高项目知晓度。另一方面,争取工作资金支持, 参照高校思政工作专项经费标准设立专项工作经费,面向产业工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时,争取工会经费和企业培训经费支持,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
(二) 进一步加强“圆梦计划”学员思想引领。在政策、资源和资金等多方面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一是健全党团建设,规范开展组织生活,积极与“两新”团建结合,探索推荐优秀学员担任“两新组织”团干;加强分片管理,组织学员参加镇街团委活动,到青企协会员单位参访,开展针对性强、亲和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二是主动送课到校,统一邀请专家学者、青年才俊到各教学点巡回作报告,组织优秀团干部和技术能手为学员上团课、作分享。三是探索课程替换,将志愿服务纳入课程设置,安排学分,激励学员参与志愿服务。四是奖励优秀集体,创建“圆梦计划”示范班级,评选优秀主题团日活动,奖励活动经费。五是培育特色项目,物色教学资源较为丰富的合作院校承办骨干交流营、理论学习班和创业训练营,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合作院校相关工作。
(三)进一步加快推动“圆梦计划”转型升级。按照团省委统一部署要求,以增强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在专业设置上, 调整文理科占比,将理工类招生计划单列,以确保理工科学员占比;对东莞需求较多行业和紧缺人才,增设对口专业和招生计划,进一步增加与产业发展匹配的理工科专业招生计划。二是在录取方式上,根据院校科类分别划定录取分数线,增强同类学员竞争性,确保录取公平及理工科学员数。三是在实践锻炼上,积极整合资源,为学员提供实训基地等教学实践平台;邀请技术能手分享成功经验、参与实训指导,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训练、实践技能提升。同时,探索使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进行学分认定与置换,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历提升与技能培训并重,让“圆梦计划”更加契合产业发展需求和企业岗位要求。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青春广东新闻
南方plus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
官方微博
广东共青团
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