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2025年广东省高校学生会组织“我为同学做实事”服务项目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团委、学联,省直机关团工委,各高等学校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八大的重要贺信精神和党中央致词精神,落实全国学联二十八大工作部署,团省委、省学联决定开展2025年广东省高校学生会组织“我为同学做实事”服务项目案例征集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对象
(一)各地级以上市学联;
(二)广东省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各级学生会(研究生会)。
二、活动时间
2025年9月至10月
三、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学生联合会
承办单位:中山大学
四、申报工作
(一)参与主体
地市学联、普通高校校、院(系)两级学生会(研究生会)“我为同学做实事”项目。
(二)项目类别
思想引领类、学业促进类、就业创业类、社会实践类、心理健康类、民族团结类、助困帮扶类、校园治理类、文体活动类、其他类,共10个类别。
(三)申报数量
1.地市:每个地市学联最多可申报1个项目。该项目需以地市学联为组织载体开展,非依托高校开展或推荐高校项目。
2.高校:每所高校最多可申报2个项目(其中至少包括1个二级学院<系>学生会或研究生会项目),有研究生会的高校可加报1个研究生会项目。
(四)申报流程
1.高校项目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校内推选,以学校为单位提交申报材料。有条件的市级学联可举办本级推选和展示活动。
2.团组织关系隶属团省委的高校通过下方问卷链接直接提交申报材料;团组织关系隶属省直团工委的高校由省直团工委统筹报送至团省委;团组织关系隶属市级团委的高校须统一报送至相关地市学联,由地市学联汇总审核后连同地市学联自荐项目通过下方邮箱提交。
所有单位需于9月19日17:30前完成材料提交,参加作品省级初评,申报材料包括:
1.项目汇总表(附件1)EXCEL版及盖章扫描PDF版;
2.项目申报表(附件2或3)WORD版及盖章扫描PDF版;
3.项目佐证材料(附件4)WORD版及PDF版,认定时间为2024年9月—2025年8月;
省直团工委或地市学联的作品提交邮箱:
studentunion@mail.sysu.edu.cn
团组织关系隶属团省委的高校作品提交链接:https://docs.qq.com/form/page/DR2ppR2dYbEFzWnhV
五、征集流程
(一)项目审核与初评。9月下旬,主办单位对符合条件的项目进行材料初筛后,由省学联主席团成员团体中的高校团体单位各推荐1名主席团成员和1名秘书长(副秘书长)、省学联秘书处代表组成评审团,经线上评审后按一定比例遴选部分项目进入终评环节。原则上每个类别均安排一定数量的项目入围。
(二)项目终评。10月中旬,入围项目按10个类别分组进行展示。由高校师生代表、社会专家学者代表等组成评审委员会进行现场综合评审,并提出建议名单。经审核后,确定最终入选广东省高校学生会组织“我为同学做实事”项目案例库的名单,并由主办单位汇编后供全省学联学生会组织学习借鉴。
(三)交流展示。项目终评后,遴选部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项目在终评现场展演,有关安排另行通知。
六、有关要求
(一)广泛发动。各地市、高校团委要认真指导本地区学联、本校学生会组织,深入总结以往开展“我为同学做实事”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凝炼提升活动内涵和开展实效,遴选和积极推荐具有较强服务实效、充分体现本地区(校)学联学生会组织工作特色的项目,为各地市、各高校提供学习借鉴。
(二)精心组织。各地市学联和高校学生会要规范开展项目申报和遴选工作,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切实将代表性项目推选出来。
(三)注重实际。活动过程中突出实效,力戒形式主义。坚持发现、巩固、推广一批做得实、叫得响的服务项目,推动学生会组织改革向纵深发展,有效发挥学生会服务引领功能,切实服务同学成长成才。
七、联系方式
团省委学校部
联 系 人:黄楚茵
联系电话:020—87195615
中山大学
联 系 人:彭老师
联系电话:020—84112987
联系QQ群:834801264(请每个地市、每所高校指定一名老师入群)
附件:1.2025年广东省高校学生会组织“我为同学做实事”服务项目申报汇总表
2.2025年广东省高校学生会组织“我为同学做实事”服务项目申报表(高等学校学生会、研究生会版)
3.2025年广东省高校学生会组织“我为同学做实事”服务项目申报表(地市学联版)
4.佐证材料模板
5.文件提交参考模板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 广东省学生联合会
2025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