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广东省委学校部 | 广东省学生联合会秘书处

工作动态

无挑战,不青春!2019年“挑战杯”吹响号角

文章所在栏目:工作动态 点击数:4119 更新时间:2019/5/27 17:13:11

无挑战,不青春。

号角已经吹响,序幕正在打开。

2019年“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举办。这是团省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科协、省学联等单位主办的高水平赛事,是创新创造的大舞台,广东全省各地137所高校、2627件参赛作品参加竞逐,各类项目千帆竞发,挑战人已经摩拳擦掌。

也是在今年,被誉为中国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奥林匹克”的“挑战杯”已走过30载,“攀登计划”每年2000万资助培育1000个大学生创新项目进入第五年……无数广东青年大学生的智慧火花被点燃,青春梦想被激发,广东逐步构建了以“挑战杯”为龙头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前端培育、中端实践、后端孵化的完整工作链条,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科创人才。

我们都是挑战人,我们都是追梦者。借助“挑战杯”的大舞台,新时代的挑战人接续奋斗,在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技术革新的历史进程中,展现青年担当。


奇思妙想突破成规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组织的生命,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这也是当今高等学校义不容辞的使命。”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导任荣伟,同时也是创业学院教学总监,他认为,当代大学生突破成规、“从0到1式”的创新,是对知识的编码和创造,是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主要力量。

这“从0到1式”的创新,也许有些稚嫩,也许有些天马行空。但是广东建立起完备的工作链条,愿意去培育和浇灌学子的科创梦想。2015年至2019年在全省高校实施“攀登计划”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每年安排2000万元资助省内1000个高校大学生团队开展科技创新项目研究,在人才培养和学术培育上结出累累硕果,激励青年大学生敢想敢做、大胆有为。


【人物速写】

挑战人:何思丰

身份: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研究生、第十五届“挑战杯”国赛特等奖获得者

挑战项目:芯片倒装定位平台

何思丰同学

何思丰来自国家级贫困县——四川省南部县,小时候就是一名普通的“留守儿童”,只因为父母在广州务工,立下了“要去广州上大学”的“宏愿”。2014年,他以县里领先的成绩考上了广东工业大学,原本计划着读几年书、出来找份好工作,却因“挑战杯”改变了命运。

何思丰和同学们进入实验室后潜心研究芯片制造装备。随着芯片的应用需求越来越大,芯片上的焊点越来越密集,尺寸特征已逼近物理极限,亟需提升芯片制造装备对定位偏差的补偿能力。

“我们能不能突破原有的思维,在直线型定位的基础上增加旋转补偿?”何思丰和他的团队朝着这个方向尝试,一开始没有单独的工作室,设计方案不理想,实验设备不齐全。在“攀登计划”的支持下,他们首先解决了资金上的难题;而后又加入广东工业大学的“攀登班”,得到老师专业又深入的指导。最后,何思丰带领团队成功地攻克了难题,斩获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最高奖项——全国特等奖。

“在挑战的过程中,我不仅发现了对问题新的解决方案,更重要是发现了自己的潜能和方向。”何思丰告诉记者,他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以后还要在学术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


挑战人:黎建桉

身份: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大四学生、今年“挑战杯”省赛参赛者

挑战项目:纯有机长余辉材料的光与力刺激响应研究

03.jpg

黎建桉同学

黎建桉是个广州男孩,跟其他同龄人一样,爱看球、有点潮。当他一头扎进实验室,就换了一个人,没日没夜地进行演算、实验,在枯燥繁复的工作中自得其乐。

他今年参赛项目的“有机长余辉材料”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就类似于中国古代的夜明珠在一定的触发条件下可以发出余辉。可是夜明珠属于无机材料,其中有稀土和重金属等,有机长余辉材料则是在实验室合成分子,可以用于防伪标识、数据加密或者高精度仪器的力传感测量。

世界化学界以往已经合成的有机长余辉材料均只能通过光或电触发产生长余辉,还没有涉及通过力触发产生长余辉材料的研究,分子结构的设计,发光机理的阐述,以及在实验中如何高精度实现设计效果,这都是没有前人探索过的问题。

黎建桉等一批本科生组建起来的团队,却敢于去攻克它。

如果说是谁给了他们这么大的“胆子”,黎建桉笑说应该是从学院到学校、再到省里的创新机制:“我们从大二开始,在完成功课之余,就有机会在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实验。”对于这类项目的培育,学院内部就有相应的经费和指导,华南师范大学也设置了“金种子计划”等系列奖项,优秀项目选送到省里,还有机会获得“攀登计划”的支持。而“挑战杯”,更是全国高校学生创新创造的大品牌。黎建桉期待自己的作品在这样的高水平平台中得到检验。


实践教育攻坚克难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院长、长江学者卢晓中十几年来,每年都有参加“挑战杯”的评审,自己有时候也参与项目指导。用他的话说,“挑战杯”都是“真刀真枪”做项目,过去学生只擅长理论学习,现在通过加强实践教育,弥补创新能力的短板。

从理论到实践,从纸上到路上,从课本到实验室、到乡野田间,这个过程就需要不断攻坚克难。

 

【人物速写】

挑战人:莫浩明

身份: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教师,在大学本科期间,获得“挑战杯”等学术竞赛国家级、省级奖项6项,曾获得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

挑战项目:室内自动测绘与建模系统等

04.jpg

莫浩明同学

莫浩明说自己是一个比较“懒”的人,本科时做室内测绘和建立三维模型的实践课,大家都爬高爬低去量长宽高,他却觉得这有点儿费劲,萌生了一个很新的想法:“能不能做一个装置,在房间里,让其自动完成房屋测量并输出三维模型?”

莫浩明在导师的指导下,参考并改进传统三维扫描的方案,但是他很快发现,“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实现理想的测量精度、速度还需要涉及数学、机械、光学等多方面的内容。于是他们建立起跨学科合作的团队,共同攻克难题。

这时候的莫浩明就很“勤”,常常通宵做研究,睡在实验室是常有的事,和团队的小伙伴制定的时间表,甚至精确到凌晨几点要完成哪一项工作。工科项目试验很费钱,一开始为了筹措经费,莫浩明还曾利用课外时间打工,将所得的兼职收入投入到项目研究中。

2015年,项目成功申请到广东省“攀登计划”重点项目立项,获得数万元的经费,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科研实验的后顾之忧。克服种种困难之后,项目终于获得了突破。获奖后,莫浩明还是谦虚地认为,作品完成度还不够,他把这个技术继续深化完善,并申请了相关专利技术,进而应用于消防机器人的研发。

“‘挑战杯’和‘攀登计划’,给了我实现创新想法的平台和机会。”莫浩明说,“作为学生应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而作为老师则应多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发现问题和尝试解决问题,这是创新教育的重要方法。” 


挑战人:曾华盛

身份:华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第十四届“挑战杯”国赛经济类特等奖获得者

挑战项目:广东省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比较研究

05.jpg

曾华盛同学(左一)在第十四届“挑战杯”国赛期间向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右一)介绍参赛项目 

曾华盛在华南农业大学就读本科的时候,对课本上土地流转的知识并不满足,萌发了一个念头:“我们为何不深入到乡野田间,听一听农民的心声,看一看土地流转真实情况,收获第一手的研究材料。”

于是他和团队毅然选择扎根农村,用累计超过两年的时间进行长期跟踪,走访了8市11乡镇22个村115个农户,足迹踏遍广州从化、佛山、东莞、信宜、雷州、韶关、英德、河源等地区,完成了上百份访谈问卷。他回忆到,起初一些地方村干部和农民并不配合,对他们的调研目的心存疑虑,后来他们采取面对面访谈方式,逐步赢得农民的信任,从而了解到土地流转的真实情况,形成“沾着泥土、带着露珠”的一手调研报告。

2015年11月,“挑战杯”竞赛期间,团中央书记处傅振邦书记对团队的研究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勉励团队继续深入开展研究,随后部分研究成果也被相关部门采纳。

曾华盛总结,参加“挑战杯”,培养了他深入基层、躬身实践、精益求精的研究态度,是他延展学术兴趣、走上博士深造道路的重要事件。


挑战精神薪火相传

自1989年首届竞赛举办以来,“挑战杯”已走过30载,除了发现和培育一大批优质项目外,最大的贡献在于“育人”。放眼全国,“挑战杯”曾培育出院士、长江学者,也培养出优秀的创新型企业家;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聚焦广东,从“挑战杯”也涌现出一批学术“大拿”、青年珠江学者等杰出人才,他们经历成长后又投身于“挑战杯的”人才培养工程,形成“老带新”的良性循环,挑战精神薪火相传。

比起培育项目,“挑战杯”更重要的使命是培育人才,唯有实现人才梯队的培养,我们才有可能更好地“把创新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面孔速写】

挑战人:陆龙生

身份: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获得者

挑战项目:《沟槽式微热管毛细芯高速旋压犁削复合成形技术》

(从左至右)周文杰,汤勇,陆龙生师生三代人

2000年陆龙生从偏僻的江西农村考入华南理工大学,本科阶段就是师生们眼中的“学痴”。走在马路上,他会为了研究路灯而停顿半天,琢磨路灯的整体构型、路灯的高度与光照亮度的关系、光源的污染程度和材料对路灯性能的影响。热爱思考的陆龙生,发现市场需求量大、应用范围广的微热管基本都是从外国直接进口,从而决心要研制出“Made In China”的微热管。在克服大量的技术困难后,他和团队研发出新型微热管复合成形技术,在全国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最终捧得特等奖。

     陆龙生的身后,是几代华南理工“挑战人”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陆龙生的指导老师汤勇是一位资深的“挑战人”。1994年,当时还是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的汤勇,凭借专利项目《小直径薄壁内螺纹管动态差速旋拉技术》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应用科技大赛(该赛事后并入“挑战杯”竞赛)一等奖,并被大会指定为向国家领导人现场汇报的八个项目之一。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2017年陆龙生的学生周文杰博士和他的同学们接过“挑战杯”接力棒,经过不懈努力,再次闯入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竞赛终审决赛。

一脉相承,接续奋斗,汤勇、陆龙生、周文杰师生三代人都有深厚的“挑战杯”情结。同是一个散热管的研究,几代人从空调散热管到电脑散热,再到手机和智能手表微热管的研发,项目通过一步步的培育逐渐成熟,已得到市场的广泛应用。他们始终用自己的不懈努力践行着与民族梦想同行、与时代发展俱进的青春誓言。

   在陆龙生的示范引领下,一批杰出青年教师深入参与到学校“挑战杯”竞赛的育人工作中。他说:“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创新方式从过去的引进、消化、吸收、模仿,已向原始型创新转变。这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不断创新,“挑战杯”就是原始型创新的孵化器、青年实践本领的大舞台。”

 

高校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没有经历过‘挑战杯’的大学是不完整的。”

三十年间,无数学子用青春和奋斗浇灌成长,用挑战和拼搏实现梦想。“挑战杯”见证了大学生的“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

在新的发展时期,科技强国的使命在召唤,对核心技术的攻关、对“卡脖子”问题的解决,都更为急迫。挑战创新正当其时,青年学子更应该乘着时代的风潮,“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

挑战三十载,追梦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