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广东省委学校部 | 广东省学生联合会秘书处

工作简报

不拘一格,独树旗帜——2016“挑战杯·创青春”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

文章所在栏目:工作简报 点击数:4440 更新时间:2016/6/21 10:10:44

    5月21日,2016年“挑战杯·创青春”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终审决赛在广东东莞理工学院隆重举行。来自全省83所高校的近3000名师生携参赛作品,齐聚“科技之城”东莞。这是挑战杯首次走出省会城市广州,选择在省会外的城市举办。大赛得到了承办单位东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体现了省市合力办赛探索的优创性。自3月启动以来,全省有近万名学生参加本届竞赛,组委会共收到来自102所高校的1313件参赛作品,最终全省83所高校的383件参赛作品入围终审决赛。团省委书记池志雄,省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何真,东莞市政府市长梁维东、东莞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成洪波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活动。

    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南粤大地的蓬勃开展,按照创新创业人才培育规律,我委探索建立了以“挑战杯”为龙头的“1+2+3+N”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培养和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完整工作链条。在开幕式中的“中国青创板线下”团省委与东莞市人民政府共同签订的“中国青创板”线下孵化合作协议就是“1+2+3+N”的战略延续。这一赛事组织上的重大突破、省市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形成了培养和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完整工作链条,有效推动了创业项目的落地孵化,充分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目前,“中国青创板”已累计上板创新创业项目或企业850项,覆盖全国16个省市,一大批上板项目或企业已和投资机构签订投资意向书,实现平台融资4100万。

    经过严格公正进展的评审,最终广东工业大学凭借团体总分第一的成绩夺得本届竞赛的最高荣誉“创青春杯”,华南理工大学等10所高校获得“优胜杯”奖项。来自83所高校的383件终审决赛入审作品中,共评选产生了《基于ANDROID+WIFI的无人驾驶水下机器人》等98个金奖作品。从竞赛结果来看,在本届竞赛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在创新创业工作中发展突飞猛进的市属高校。政府的政策倚靠和高校的重视支持是该类高校创新创业创效工作得以快速发展的基石。

    一、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三线并举,打造创新创业新气象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在本届挑战杯终审决赛中共获得9金4银3铜的优异成绩,首次捧得大赛“优创杯”,实现该校参加此项赛事的历史突破。成绩的凸显得益于以下三线工作的并举推进:1.注重创新创业工作常规性。校团委通过制定多项创新创业工作的长效机制和激励措施,推动竞赛由短期开展向持续效应的转变,由竞赛性向常规创新创业转变,有效增强了竞赛持续效应。2.注重创新创业活动实效性。组织开展创业竞赛“组队寻才”等活动载体,促进团队学科资源整合及双向选择,形成项目团队、指导教师、团队成员强强联合的优化目标;通过项目立项申报、早期培育等活动,坚持“两个两手抓”工作理念和方法,即“一手抓面上覆盖,一手抓重点培育”;“一手抓团队成员德的修养,一手抓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在做好重点项目和重点团队培育工作的基础上,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的面上覆盖,努力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升通过竞赛培育人才的实效性;3.注重创新创业活动导向性。学校团委根据社会创新创业的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思路,除建立校内创新创业导师库,打造一支坚实的校内指导老师队伍外,近几年来重视整合校内外资源培育重点项目,积极邀请企业家、风险投资家和校内外专家教授等为参赛学生开展各项竞赛技能的专项培训,建立以社会为导向的校内创新创业培育机制,加强创新创业项目的社会导向性,切实提升团队成员参赛水平。

    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搭建创业服务平台,营造创业文化氛围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本届挑战杯大赛中,报送的18件作品有16件作品脱颖而出,共获得6金4银6铜的优异成绩,团体总积分跻身全省高校十强并荣获“优创杯”,取得了历届最好成绩。好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对创业文化营造的重视;得益于学校创业学院的成立和扶持创业体制政策的出台落地;得益于对创业典型的着力打造。1.依托服务平台。校团委联合教务处、研究生处、学工部、就业指导中心建立创业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将专业能力与创业素质相互渗透,培养学生创业知识、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从2014年开始,创业学院向非经济专业学生开设了工商管理(创新创业方向)辅修专业,对在挑战杯中获奖的学生直接免修部分学分及学费减半。学校成立由校团委直属的校级社团“菁英创业社”负责挑战杯等各级各类创业竞赛与教育活动的策划、执行和监督。2.激活社会实践。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把“三下乡”、“青年123进社区”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方式、载体与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结合起来,着力提高大学生融入社会的适应性和实践能力。从2014年开始,校团委每年暑假组织学生组成“创业取经团”拜访10个以上优秀创业校友,从创业校友身上汲取创客精神养分。3.引导典型示范。通过校内外网站、微信和报刊,在学生中积极宣传在校学生及校友自主创业典型,在每年评选感动校园十佳人物中,设“创业人物”,在五四期间,在校报上设“创业故事会”专版进行广泛宣传,营造创新创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