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至4日,湾区青年企业家助力“百千万工程”系列活动顺利举办,活动由团省委联合腾讯公司主办,发动省青年商会、深圳市青年创新发展促进会30余名湾区青年企业家,赴汕尾、汕头、惠州龙门等地,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资源对接等形式,了解当地产业发展情况,与兴乡青年交流对接,促成多项合作意向,助力搭建湾区企业与县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新桥梁。
三级联动:政策与市场的“双向奔赴”
省级精准导航。团省委主要负责同志率湾区青年企业家一行深入基层一线,宣传解读“百千万工程”政策,本着要让湾区青年企业家看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产业布局与创新活力的目标,推动资源和项目向县域倾斜。
地市高效落地。汕尾、汕头、惠州龙门团委精选17个标杆项目、5个村,涵盖绿色制造(潮南印染园)、非遗潮创(大寨嵌瓷)、滨海文旅(灶物码头)等赛道,全面展现本地县域产业发展路径。
企业务实赋能。广东省青年商会、深圳市青年创新发展促进会携21家科技、文旅、农业企业参与。深圳市青创会会长杨紫锋表示:“粤东是湾区产业延伸的价值洼地——这里有稀缺的文化基因、低成本空间红利和强劲政策动能。”
深企视角:粤东产业的创新突破
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的市场机遇
开展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青年创新创业座谈交流会
在汕尾市青年创业促进会会址举行深汕青年交流座谈会
7月4日,青年企业家一行先后调研了汕头市潮南区印染园区、红场镇的潘岱村和大溪坝村,当地盘活红色资源和生态资源的整合发展成效让在场的青年企业家亲身感受到了潮南区“百千万工程”的工作成效。在潮南区成田镇实地调研郑正秋故居、东盐村非遗粿品工坊、成田镇大寮嵌瓷工艺社,了解非遗文化传承助力乡村振兴的做法。汕头兴乡青年许令余正是大寮嵌瓷工艺社的负责人,2016年大学毕业之后,选择回到家乡投身嵌瓷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为潮汕地区数个寺庙、祠堂、民居制作了大量的嵌瓷装饰作品。作为90后,对年轻人的消费市场非常熟悉,她主动跨圈,推动大寮嵌瓷作品从屋檐上的艺术走到生活场景,将嵌瓷艺术融入日常生活用品。
“要让青年企业家成为‘百千万工程’的共建者和共享者,让兴乡青年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让粤东粤西粤北的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团省委相关负责人说。据悉,2023年12月,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腾讯公司和中国农业大学共同发起广东“百千万工程”青年兴乡培育计划,旨在通过“政府+企业+高校”三方联合培育模式,为返乡下乡、振兴乡村的青年提供系统化、创新性支持,实现培育“百名兴乡典型、千名兴乡创客、万名兴乡火种”的目标,助力广东县域振兴,目前已有超6万人参与广东“百千万工程”青年兴乡培育计划。其中,深圳青年兴乡培育“青鹏计划”由团省委指导,团深圳市委与腾讯公司共同发起。
湾区青年企业家助力“百千万工程”系列活动是为兴乡青年搭建交流平台与产业合作的系列活动,由团省委于2025年7月正式启动,本次行动覆盖3市近20个项目,开展6场座谈,撬动多项产业合作。下一步,还将组织更多湾区青年企业家分赴粤西和粤北地区开展参访调研和产业对接活动。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青春广东新闻
南方plus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
官方微博
广东共青团
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