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交流

您现在的位置: 广东共青团 >> 工作交流 >> 学习交流 >> 正文

【理论探索】上海共青团改革实践初探

文章所在栏目:学习交流 点击数:4970 更新时间:2017/2/14 15:02:16

文/张恽

自去年7月以来,上海共青团按照中央、上海市委群团改革试点工作要求,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在组织设置、干部选拔管理、管理模式、工作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大胆革新、积极探索。   

通过“互联网+共青团”,形成与新媒体时代相适应的共青团工作运行机制。团的各级委员会提升普通团员青年比例,青年设计、参与、评议团工作的机制进一步完善,强调青年参与,增加青年获得感。

从四方面入手  实现四个再造

上海共青团改革,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实践的探索:

1.改革团的组织设置,实现团青关系再造。

改变“倒金字塔”结构,使青年工作可以直达青年,并覆盖到各类青年群体,实现团青关系的再造。比如,团的领导机关“扁平化”,团市委内设机构精简25%,成立跨部门项目工作组。夯实和完善基层青年组织体系:在社区,大力推进区域化团建,街道乡镇团(工)委书记按正科实职专职配备,居村建立“团干部+社工+志愿者”工作队伍;在学校,巩固共青团基础性、战略性、源头性地位,严格团员发展,加强青年骨干培养,推动学联、少先队组织改革;在新兴领域,积极推动“两新”组织建团,加强楼宇、园区团建,群团组织协同建成772家直接联系服务青年的“青年中心”;在机关、企事业单位,把工作对象扩展到35周岁以下青年,依托相关大口党委实现大口团工委的全覆盖。

2.改革团干部的选拔和管理,实现组织能力再造。

创新制度和机制,将知青年、懂青年、爱青年的同志选拔和充实进团干部队伍,不断提升其服务青年的跨界工作能力和领导力。实行专挂兼相结合,市区两级班子成员一半职数选用挂职、兼职干部。团的机关工作队伍包括专职干部和选派的挂职干部,辅以志愿者。机关行政编制“减上补下”以充实区县、园区、大口团工委。改革机关专职干部招录方式,探索实行遴选制。加强干部培训,形成新上岗履职系列、群众工作胜任能力系列和领导力提升系列进阶培训体系。

3.改革团的管理模式,实现公共空间再造。

构建青年群体参与社会协商、交流互动,由国家、社会、政府、群团组织和青年共建共有共享的“公共空间”。建立面向基层、重心下沉的管理方式,实施基层联系点制度、机关干部“1+100”联系制度。建立代表广泛、民主参与的管理机制,增强团的各级委员会和团代表的代表性和广泛性。推进团的各级领导机关开放日活动,服务阵地和窗口实行“弹性时间工作制”“错时工作制”。通过社会化方式招募组建青年汇智团,参与《上海市青少年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和团市委工作绩效评价。

4.改革团的工作方式,实现服务产品再造。

移动互联环境特别强调多元选择、用户体验,团组织必须为青年提供喜闻乐见的服务产品,在其设计和投递上也要以社会化和专业化方式开展。大力推进“电子团员证”“青春上海Act+”“青春上海”媒体中心等网上共青团功能和阵地建设;深化与各类服务青少年的社会组织合作;做好小学生“爱心暑托班”等政府实事工程;与专业媒体合作,推出《青春上海分享会》《梦想创业团》等电视节目。在2016年团市委确立的年度十大工作项目中,直接服务青少年生存发展需求的就有7项。

三个“扁平化”

扁平化是当今组织管理变革的显著特征,企业组织边界被逐渐打破,公司变轻、团队变小、层级变少、管理变淡正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扁平化是政府转变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以及团组织改革历史过程中的一个共识性方向。扁平化也是此次上海共青团改革实践的鲜明特征:

一是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打破“倒金字塔”结构,面向基层扩展管理幅度。按照阶段性工作要求灵活设置工作项目组,扩大青年中心的组织覆盖,积极推进社区、楼宇、青年兴趣组织和网络建团。

二是权力结构的扁平化。领导机关放权,基层组织“充权”,原来受资源能力瓶颈约束的“基层”在改革中华丽转身,成为有强大后台支撑的前线精准服务部队和供需对接平台。

第三,运行机制的扁平化。团的组织和干部经常性地到青年中和基层去,人力、物力、财力以及资源下沉,形成机制化安排。通过“互联网+共青团”,形成与新媒体时代相适应的共青团工作运行机制。团的各级委员会提升普通团员青年比例,青年设计、参与、评议团工作的机制进一步完善,强调青年参与,增加青年获得感。

 

(作者系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文章摘选自《中国青年报》)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青春广东新闻
南方plus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
官方微博

广东共青团
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