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您现在的位置: 广东共青团 >> 工作交流 >> 公告栏 >> 正文

关于举办第五届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之“创新杯”粤港澳大学生计算机软件应用大赛的预发通知

文章所在栏目:公告栏 点击数:3853 更新时间:2011/4/15 13:14:10

关于举办第五届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之

“创新杯”粤港澳大学生计算机软件应用大赛的预发通知

(通知全文及附件下载)

各高校团委:

为提高大学生计算机软件应用水平,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促进粤港澳大学生学术交流,现决定面向粤港澳大学生举办第五届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之“创新杯”粤港澳大学生计算机软件应用大赛。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主办单位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学生联合会

二、承办单位

中山大学团委、中山大学软件学院

三、大赛组织机构

大赛设立组委会,由主办和承办单位的有关负责人组成,负责竞赛的组织领导工作。组委会下设办公室,设在承办单位,负责大赛的日常事务。

大赛设立评委会,由组委会聘请广东省内及港澳地区计算机学科的专家、学者和业界权威组成,负责参赛作品的评审工作。

四、参赛对象

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三地高校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均可参赛,由学生所在学校审核参赛资格。

五、大赛时间

2011年4月-6月

六、参赛作品类别

分类一:移动终端应用软件开发类;

手机、PDA、iPod、iPad等移动终端凭借时尚方便等特性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伴随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终端上各类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开发(如社区、游戏、即时通讯和事务处理等应用)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目前,基于各类手机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层出不穷,比如苹果的iOS、谷歌的Android、诺基亚的Symbian和微软的Windows Phone等,都提供一整套标准的API,鼓励软件开发者进行基于移动终端的软件开发。移动终端的未来关键取决于为用户带来惊喜而有趣的各种应用。

本大赛设置移动终端应用软件开发类竞赛,为对移动终端应用开发有兴趣的同学提供一个学习和分享的机会。本次大赛移动终端应用软件开发类不限移动终端类型、不限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类型。大赛将从实用性、创新性、应用前景、技术难度和用户体验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评比。

分类二:现代Web应用开发类;

Web技术起源于静态HTML网页,用以简单发布信息。经过多年的技术演进,目前Web已经成为最主要的分布式计算平台,其上的各种应用正在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和人类。搜索引擎、论坛、门户网站、电子商务、社交网络、博客、微博等Web应用已经是新新人类不能缺少的生活必需品。Web也因此造就了Google、Yahoo!、天涯、淘宝、Facebook、Twitter等众多的创业传奇。

Web技术日新月异,充满了创新和神奇。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RIA(Rich Internet/Interface Application)、云计算(Cloud Computing)、Web Mashup、Open API、Open Social ……,层出不穷的创新不断提升Web的能力,为Web应用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动力,并开启了近乎无限的可能。

本大赛设置Web应用开发类,鼓励同学们利用各种Web技术和丰富的Web资源,创新性开发Web应用。参赛作品应用领域不限、技术类型(语言、框架、服务器、编程范式等)不限。我们将主要从应用的创新性、技术的创新性和作品的完整性等三方面对参赛作品进行评估和评比。

分类三:创新性应用软件类。

除了移动终端的软件开发与现代Web应用开发之外,计算机软件还有许多其他的创新性应用。例如浏览器插件、办公助手、安全软件、网络文件共享与传输软件、智能软件、游戏软件等。以下是两个创新性软件的例子:

例子1、智能搜索助手。制作一个浏览器插件,收集用户浏览网页的点击记录,从中分析出该用户的浏览兴趣和偏好。当该用户使用搜索引擎查询信息时,浏览器插件可以根据该用户的兴趣和偏好对搜索结果进行排序。

例子2、文档访问控制软件。许多企业中有严格的文档访问控制,只有授权用户才可以阅读或更新相应的文档。常见的方式是把文档集中在一起进行管理和控制。但是,由于文档可以复制,文档的副本可以分散到企业局域网的许多机器的硬盘上,集中管理方式无法控制对文档副本的访问。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文档的访问控制软件,记录哪位用户访问了哪台机器上的哪个文档,并检查用户是否有违反访问控制的行为。

参赛队伍可以在各种开发平台上,结合“科技与生活”主题,充分发挥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开发具有创新性的参赛作品。

七、大赛流程

(一)报名

    1、组队:大赛采取团队比赛方式,每支参赛队伍由来自同一高校的3~5名学生组成(同一学校学生可跨年级跨院系跨学历层次组队),每队指定队长1名,可聘请指导老师1名。每队限报一个项目,每个参赛学生可以同时参加不超过两支队伍但不得同时担任两队队长。报名须经所在学校团委确认参赛资格。

    2、报名方式:通过大赛官网下载并填写《“创新杯”粤港澳大学生计算机软件应用大赛报名表》,电子版以“报名表+高校名称+团队名称”命名发至大赛邮箱:jsjrjyyds@126.com,同时邮寄(或传真)报名表打印版以及参赛队伍全部成员身份证和学生证复印件,打印版须由所在学校团委签署意见(港澳地区参赛团队由所在学校学生事务管理部门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邮寄地址: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132号中山大学软件学院A103办公室,邮编:510006。传真号:020-39943152。

    3、报名截止时间:2011年4月25日。

(二)初赛:报名参赛团队提交创意文档

1、创意文档内容要求如下:

a.团队介绍和人员分工

b.作品概述

c.应用面向目标群体

d.作品可行性分析

e.作品功能与特色设计

f.其他

2、创意文档提交方式:根据模板格式(见附件)以电子邮件方式(邮件命名为“创意文档+高校名称+团队名称)发送至邮箱jsjrjyyds@126.com ,文件统一为PDF格式。

3、截止时间:2011年4月29日。

(三)初赛评审:2011年4月30日至5月7日

大赛评委会组织对收到的所有创意文档进行评审,评出优秀的团队项目进入复赛,进入复赛队伍数量由评委会根据参赛情况和项目创意质量而定。

进入复赛队伍名单将在大赛官网上公布。

(四)复赛:提交作品

1、作品要求:

1) 项目终期报告(建议中英文版本,格式可参考附件,但不局限于模版中所列的内容);

2) 参赛作品演示介绍(建议中英文版本,以PPT 形式);

3) 开发文档(包括系统设计、过程和方法等内容);

4) 经典场景下的应用视频(以wmv 形式,时长5分钟内);

5) 作品源代码;

6) 作品用户使用手册;

7)版权申明(申明作品属作者原创,若有抄袭或者侵权,一切法律责任由作者担当)。

2、作品提交方式:

作品要求包括的所有材料刻录光盘一式8份报送到组委会办公室,或快递至组委会办公室。光盘刻录以上要求提交的所有内容并明显标注高校名、参赛赛题、队伍名称、队长及联系电话,保证可以打开,保证标识文字不可擦除。

组委会办公室地址: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132号中山大学软件学院A103办公室,收件人:卓遵海,手机:13570437469。

3、截止日期:2011年5月30日(以寄出日期为准)。

(五)复赛评审:2011年6月3日至6月8日

大赛评委会组织对收到的所有作品进行评审,评出优秀的团队作品进入决赛,进入决赛队伍数量由评委会根据参赛情况和作品质量而定。

进入决赛队伍名单将在大赛官网上公布。

(六)决赛:现场展示答辩

进入决赛队伍将派代表参加现场展示和答辩,包括作品设想、开发过程、应用论述、成品等的展示,并进行现场答辩。

现场将评选产生特等奖、一等奖及二等奖。

时间:2011年6月11日

 地点:广州大学城中山大学软件学院A101讲学厅

九、奖项设置

(一)参赛队伍奖项

奖    项

名额

奖励办法

备注

特等奖

1名

证书及奖金5000元

最终评选奖项由评审委员会决定。若参赛作品达不到专家评审委员会的要求,则某些奖项可以空缺,各奖项名额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一等奖

(移动终端开发类、现代Web应用开发类、创新性应用软件类)

各类别各1名

证书及奖金

2000元

二等奖

(移动终端开发类、现代Web应用开发类、创新性应用软件类)

各类别各3名

证书及奖金

1000元

三等奖

(移动终端开发类、现代Web应用开发类、创新性应用软件类)

各类别各6名

证书及奖品

优胜奖(各类别)

若干名

证书及奖品

最佳创新奖

2名

证书及奖品

最佳用户体验奖

2名

证书及奖品

最具应用前景奖

2名

证书及奖品

注:初赛胜出的队伍进入复赛。进入复赛的队伍按要求提交作品,评委会进行评审,作品最优秀的队伍进入决赛,进入决赛即获得三等奖以上;复赛作品中未能进决赛的部分优秀作品,可获评三等奖、优胜奖。

(二)优秀指导教师奖(5名)、优秀组织奖(5名)。

十、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1、中山大学软件学院(大赛组委会办公室)

联系人:丘伟、谢丹琼

联系电话:15017555188   (8620)39943167

作品提交邮箱:jsjrjyyds@126.com

地址: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132号中山大学软件学院A103办公室

2、广东团省委学校部

联系人:朱瑞峰、刘永佳

联系电话:020-87185614、87195615(传真)

比赛信息发布网站(官网)

http://www.gdcyl.org/xxbhttp://gdcyl.org/kjxsj5/

 

第五届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组委会办公室

2011年4月14日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青春广东新闻
南方plus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
官方微博

广东共青团
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