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全省各级团组织引导青年积极投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6159  更新时间:2020/3/2 16:54:49  文章录入:qfbadmin  责任编辑:bgsadmin

广东青年发展工作简报

第1期

      共青团广东省委青年发展部编     

    2020年1月15日

 

编者按:根据省委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关部署,团省委发动全省各级团组织以“广东青年投身乡村振兴战略行动”为主要抓手,紧紧围绕“五个振兴”目标要求,通过机制建设、人才培养、产业扶持、志智双扶、污染防治、组织强化等方式,积极动员广大青年为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在南粤大地上取得重大进展、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青春力量。现将全省情况总结如下。

全省各级团组织引导青年积极投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根据省委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关部署,团省委发动全省各级团组织以“广东青年投身乡村振兴战略行动”为主要抓手,紧紧围绕“五个振兴”目标要求,通过机制建设、人才培养、产业扶持、志智双扶、污染防治、组织强化等方式,积极动员广大青年为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在南粤大地上取得重大进展、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青春力量。有关工作情况如下:

一、强化政治担当,切实履行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政治责任

(一)加强机制建设。团省委作为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深刻认识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刻认识到实现乡村振兴是广东区域协调发展、落实总书记对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和“两个重要窗口”殷切嘱托的治本之策。团省委于2018年成立广东共青团投身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出台《广东青年投身乡村振兴战略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各级团组织要从发挥团的先进性的政治高度,强化“助手”和“生力军、突击队”的担当精神和使命意识,把“广东青年投身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工作抓好抓实。团省委班子成员主动担当、压实责任,紧扣《方案》部署的“十大任务”分片督导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市团委履职尽责,累计开展实地调研21次,召开书记会议专题研究乡村振兴及脱贫攻坚工作11次;把乡村振兴工作列为2019年工作要点中的一项重点任务;在团省委全会设立共青团促进乡村振兴与扶贫攻坚工作委员会。强化《广东省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考核方案》的指挥棒作用,推动各地市团委落实《“争当护河志愿者 助力广东河更美”护河志愿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每个地市的护河志愿者注册人数达到本市注册志愿者总数的5%,发挥“河小青”志愿者参与管水治水护水、维护江河湖泊健康生命的生力军作用。

(二)落实帮扶任务。根据新一轮扶贫结对帮扶关系,推动珠三角地市团委与粤东西北地市团委签订了《共青团组织参与精准脱贫对口帮扶责任书》,构建团内资源互享、信息互通、活动互助、工作互动的良好机制。实施广东青年企业家“千企帮千村”行动,以省定建档立卡贫困村为重点,动员青年企业家与村庄自愿结对实施帮扶。2018年底启动至今,全省各级团组织共发动456家企业,组织结对帮扶358个乡村,受帮扶人数约4.8万人,整合资金达6.4亿元。团河源市委团深圳市委继续深化结对帮扶关系,联合制定《河源深圳共青团组织助力青年投身乡村振兴战略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推动深河两地共青团组织投身乡村振兴战略。

二、多措并举培育农村青年人才,投身乡村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

(一)实施“领头雁”工程,致力农村青年人才培育。联合省多家涉农单位实施广东省“领头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培养计划,开展现代农业、乡村文化旅游、广东青年“粤菜师傅”等线下主题培训班。全省“领头雁”工程累计已培育8万多名农村青年人才,建立人才生态圈305个,带动2万户贫困户发展生产,带动近6万名农村青年就业。今年以来,与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关工委、省农业厅等单位联合培育“领头雁”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同时与省青年创业就业促进中心创新开展“线上+线下”培育计划,在全省的省定贫困村培育3000名“领头雁”,设立农村青年创业就业扶持基金重点培育40个精准扶贫项目,至今已累计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2920户。“领头雁”项目代表广东参加了2019年在武汉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获“优秀项目奖”向全国展示推广。第六届“创青春”广东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设置农业农村组竞赛及“青农优品”农产品品牌评选,重点关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创新科技、数字经济、消费升级等新兴领域。深入全省各地乡村开展调研并完成《广东省青年返乡创业情况调研报告》。邀请省涉农高校创业导师走进乡村为100多个青年返乡下乡创业项目提供面对面细致的创业指导和服务。我省8名青年获评为第十一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在“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上,2名广东青年企业家当选为新任副会长。团广州市委筹建广州市青年乡村振兴促进会,为农村青年、涉农青年企业家、创业者提供资源整合、跨界合作平台。韶关市委组织动员市青联、青商会、粤港青年交流促进会等团属组织会员70多人,投入资金156万元,通过基础建设、产业合作等形式,与48名贫困户,25个产业结对帮扶,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助力产业兴旺。

(二)实施“团银合作”计划,推动金融资源下乡。联合省银保监局选派了4批共498名优秀金融青年人才到基层团委挂职,有效提升了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进一步充实加强了基层团组织工作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全省金融挂职干部累计发放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11.47亿元,扶持1.8万名农村青年在乡村创业。

(三)搭建线上线下平台,助力产销对接。为帮助广东贫困地区的优质特色农产品在全国推广销售,打造线上“京东特产·广东青年扶贫馆”,目前共上架产品累计超过180项,各项产品销售额合计约355万元。此外,团省委积极借助省级农业博览会平台,自2016年开始连续3年参与省农博会,并设立“领头雁”专馆,进一步提升“领头雁”农产品的供需对接力度,三年来专馆现场贸易成交额745元。团清远市委举办电子商务总裁班、电子商务精英班和一乡一品电子商务发展班,2019年累计培训电商创业青年400多人次举办第四届清远市青年电商节青年民宿节、青年民谣节、砂糖橘节和柚子节等活动,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电商发展模式。

(四)实施“千校万岗”行动,帮助大中专贫困生就业。打造“千校万岗”省级人岗对接信息平台,发动省青联、省青企协、省青商会以及各地级以上市团委、各高等院校团委、中专院校团委开展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中专毕业生摸查、企业岗位推荐以及人岗对接等相关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共摸查出1.2万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中专毕业生,共发动收集到近9万个企业推荐岗位,通过建立线上省级人岗对接信息平台、举办线下招聘会等形式,共帮助3900名建档立卡贫困生实现就业,提前并超额完成团中央下达的目标任务数。

(五)实施“青春助力乡村振兴”广东乡村青年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开展乡村青年精准扶贫就业帮扶计划,依托“易展翅”平台,搭建线上线下一体乡村青年就业促进平台,面向家庭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和农村“两后生”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考证培训等就业帮扶。截至目前,开展省级就业培训53场、线下专场招聘会2场,服务覆盖青年学生14943人次,其中注册志愿者6406人次(西部计划、山区计划志愿者309人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306人次,农村“两后生”400人次。开展“领头雁”农村青年人才培训工程及乡村青年精准扶贫就业帮扶计划,由广东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与社会企业共同发起设立1000万元广东乡村青年创业就业扶持基金,专项扶持乡村青年创业就业。

三、整合资源推动“志智双扶”,投身乡村文化振兴

(一)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成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1.9万支,招募志愿者近150万人,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约15万场次,参与群众约600万人次,不断增强乡村振兴的志愿服务队伍力量;整合300万专项资金,通过专题培训班等多种方式,培育百佳志愿服务团队,示范带动各地农村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开展“七个一百”下基层活动,组织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到农村开展理论宣讲、教育文化、科技科普、生产发展、生活服务等方面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激活农村志愿服务活力,带动优质资源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由城市向农村延伸拓展,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山区计划“基层社会治理”专项,招募志愿者分赴湛江、汕尾等基层服务点,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等专项工作;2019年,设立“一校一社工”专项,招募志愿者在湛江、汕尾、云浮、韶关、梅州等粤东西北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围绕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关爱留守少年儿童等,驻校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推动乡村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开展。团江门市委制定“千(万)义工助千户”的帮扶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包括节日慰问、爱心捐助、家居修缮等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志愿服务367场次,参与活动的志愿者近12034人次,投入帮扶物资金额达189万元。

(二)实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2018年全省投入4100余万元经费,共有125所高校组建实践队伍9200多支,60余万大学生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2019年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设计文明乡村、美丽乡村、现代种养业服务、保护母亲河、乡村“少年宫”服务、爱心医疗服务等12个方向活动;开展“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团”专项活动,在全省高校遴选149支由相关专业学生组成的专项实践团队,对接全省21个地市开展两周以上的志愿服务活动,引导青年大学生深入基层,了解国情,用所学的知识和专业特长解决基层的实际问题。面向省内研究生培养高校开展试点工作,选拔177名全日制在校“青马学员”(含省级、校级、院级),前往省定贫困村进行社会实践,实践锻炼时间为期一年(第一期截至2020年7月)。华南农业大学团委启动“华南农业大学农村科技特派员2019年暑期大下乡活动”,组织165名省市农村科技特派员,精准服务158个省定贫困村,提供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和技术培训超过3000人次。华南师范大学团委组建241支社会实践团队共5000多名师生走进农村社区,组织青马班优秀学员到精准扶贫对口帮扶村挂职“第一书记助理”,服务总时间达46万小时。

(三)深入粤东西北开展送教送医活动。实施“希望乡村教师计划”,累计选派987名支教教师赴粤东西北偏远山区的424所学校工作1-2年。完善贫困学生资助工作,扩大资助规模,资助更多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大、中、小学生,截至2019年12月底共计资助贫困学生8927人,资助金额达884.39万元;助力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和环境改善,援建体育场16个、希望图书室102间;继续实施困难青少年重大疾病救助项目,为108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提供手术治疗,资助金额达122.26万元。深入开展2019年“广东福彩育苗计划”,整合了机器人、无人机、编程及非遗文化等30门素质教育类课程,为异地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少年儿童、生活困难儿童开展科普送教达7场,受益青少年总计超过 1万人次。联合省青基会、省青少年宫协会、省青少年社会教育协会、省青年文艺家协会、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等机构,组成广东福彩育苗计划公益探访团,为粤北乡村的450名小学生公益送教。联合省卫生健康委、省志愿者联合会等单位,组织77支医疗服务队走进河源、梅州、汕尾、阳江、湛江、茂名、肇庆、清远、云浮等 9 个地市的96个省定贫困村开展“健康直通车”活动,为农村贫困青少年排查重大疾病隐患,提高广东省农村地区贫困群众的健康水平。成立广东红领巾基金,十年来以少先队员爱心压岁钱捐赠和社会募集为主要资金,在贫困地区建设583所“希望家园”、187所“幸福厨房”,资助受灾、重病、特困家庭少年儿童450人,支持贫困边远山区少先队建设项目400个,开展“留守少年儿童快乐营”“爱心汇聚小鸟巢”“城乡少年手拉手”“关爱异地务工人员子女”等活动2564场,帮扶少年儿童近410万人次。团揭阳市委依托揭阳市大学生发展基金会,累计筹集资金超过4300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3700多名。团潮州市委开展“青春暖流・情满凤城”活动,募集爱心善款100万元,为包括乡村困难群众在内的弱势群体送去关爱。

四、引导青年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投身乡村生态振兴

(一)以乡村规划为重点,实施南粤村庄(整治) 规划志愿活动面向全省招募注册城乡规划师及城乡规划行业从业人员、高等院校城乡规划相关专业师生,牵头联合风景园林、建筑等专业领域志愿者组建志愿服务队,以志愿服务的形式协助驻村扶贫工作队为未开展规划编制的省定贫困村编制村庄(整治)规划,现已156条省定贫困村编制经济适用、切实可行的村庄整治规划联合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举办“乡村振兴·青鸿归乡”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发现传统村落”调研大赛,共收到全国154所高校的212份作品,对广东乡村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

(二)以乡村绿化为重点,实施“保护母亲河,争当河小青”护河植绿志愿行动。探索“共青团+青年环保社会组织+青年志愿者队伍+青年突击队”模式,组建“河小青”护河植绿队伍4092支,利用学雷锋日、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保护母亲河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植树护绿、水质监测、垃圾清理、文明劝导、环境美化等巡河护河活动1484场,植树18.8万株,绿化面积达2287.93亩。团深圳市委成立志愿者河长学院,发起粤港澳大湾区生态保护联盟,打造志愿者河长、“河小二”、“护水骑兵”、红领巾小河长、高校治水联盟等护河志愿队伍,在大沙河等6条重点河流流域建立护河治水志愿服务U站和志愿服务监测点,建立“巡查、反馈、协调、督查”闭环服务机制。

(三)以乡村美化为重点,推进“南粤美丽乡村”志愿行动。全省各级团组织组建志愿服务队实施“三清三拆三整治”志愿行动,结对贫困村并带动村民共同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志愿行动2208场,发动8.01万名志愿者参与,累计时长超13.6万小时,共拆除8万平方米危旧房屋违章建筑。同时,还组织1535名志愿者为乡村民居涂绘艺术墙、文化壁,美化面积达2.17万㎡。团梅州市委开展“情系红色苏区·共绘美丽梅州”活动,整合社会资金80万元,组织250多名广州美术学院师生将走进革命根据地、红色村等地开展墙绘设计、产品品牌设计升级等活动。

五、“智慧团建”激活农村团组织,投身乡村组织振兴

团省委以“智慧团建”为总牵引总抓手总阀门,聚焦农村基层团组织弱化、虚化、空心化等突出问题,深入推进整治软弱涣散基层团组织三年行动“命脉工程”,目前全省共有24.6万个团组织入驻“智慧团建”系统,累计收到4615万人次自主交纳团费2790万元,其中农村团组织数为19299,团员数为362540。全省团干部大抓基层的思想进一步确立,团的农村基层组织活力有所提升,基础团务向规范化转变。

(一)农村、社区团组织空心化问题明显改观。在学社衔接工作的牵引下,基层组织长期存在的空心团委、空心团支部、无团干团支部等基层团组织软弱涣散表现最突出的问题得到明显改善。此前,全省有1000多个空心基层团委,5.6万个空心团支部,9.3万个无团干团支部;截至2019年底,经过一年多的集中整治,以及学社衔接流入的毕业生团员细胞,现已基本消灭空心团委,空心团支部减少至6359个,无团干团支部已经减少至2.17万个,基层团组织活力明显提升,基层组织空心化、虚化、弱化问题明显改观。团清远市委制定《2019年清远市农村基层团组织示范点建设指导意见》,明确用“三充实”的办法加强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即把小型农业合作社中的团员充实到农村团组织、把扶贫干部、驻村干部、村小教师中的团员充实到农村团组织、把部分毕业大学生团员充实到农村团组织。

(二)有效解决全省乡镇街道基层团委长期缺编、缺人、组织设置和组织职责不清晰等突出问题。联合省委组织部、省编办制定出台了《关于规范全省乡镇(街道)共青团组织设置等有关问题的意见》。“命脉工程”启动实施以来,全省已有17个地市团委联合同级党委组织部、编办,及时抓住机遇,制定出台本地区贯彻落实的制度文件,有效解决了乡镇街道团委干部力量不足的突出问题。

(三)基本实现乡镇街道专职团干部全覆盖。针对团干部流动快、干部基础团务学习培训不足等问题,我委依托省团校开办面对乡镇街道、农村社区的基层团干部主体培训班,近两年累计开办8个培训班次,调训轮训干部1200人,乡镇街道专职团干部已基本实现全覆盖。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